“双11”期间本是物流行业旺季,但身为同城配送巨头的云鸟科技却在此刻轰然倒塌。

10月30日,这一天是云鸟科技公司的发薪日,但云鸟科技官方微博却在此时公开“声讨”公司CEO,揭开了这家公司面临的危机:“云鸟CEO韩毅一句没钱,就要破产清算,苦了小编几个月的工资一分没发,苦了司机和同事们的日夜辛苦!大家都快去告韩毅!”

仅仅过去一天,这条声讨CEO的微博就被删除,微博账号也被注销。随后,有多位自称是云鸟科技的员工在网上疯狂爆料CEO韩毅的各种赖账行为,消息很快登上热搜。迫于舆论压力,云鸟科技公司运营主体在11月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现金流枯竭,只能被迫做出最无奈的选择,决定申请破产。”

随着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云鸟科技员工们的不满情绪愈演愈烈,转而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继续发声,并且提到“目前公司近3000名员工有三个月没有拿到工资,还有上万名司机上亿押金运费尚未结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云鸟科技走到如今的惨淡地步,背后有着无数的问题等待揭开。而CEO韩毅的跑路,却让整个局面变得复杂而难堪。破产的云鸟科技,最终如何收场?

疫情袭来,加速倒闭

按照目前披露的情况,除了北京总部,云鸟科技位于全国各地的多家子公司也已经人去楼空。就在云鸟科技暴雷后不久,《商学院》记者多次致电云鸟科技相关联系人,但均处于无法接通状态。为了进一步了解事情真相,记者来到云鸟科技位于广州的分公司一探究竟。

位于嘉禾望岗的上胜创意园F栋201-202,是云鸟科技广州分公司的所在地。但在记者到达此处时,公司大门已经被物业封锁,里面空无一人,现场一片狼藉。

云鸟科技广州分公司门口,摄/沈思涵

记者找到物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对此无奈地表示,“他们其实十月份还在上班,跑路就是半个月内的事,现在还拖欠我们管理费没交,我们多次联系这家公司的负责人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根本联系不上他们,这事只能移交到司法所处理,但司法所那边也一直没有通知结果。”

尽管办公现场已经被封锁,但记者看到仍有寥寥数人在附近徘徊。经过询问,其中一位名叫陈华(化名)的员工就曾经在云鸟科技有过一段工作经历。

陈华告诉记者,自己是在去年底加入云鸟科技。“广州这边员工最多的时候有六七十人,那时候公司也拿到了融资,运营情况还算良好。我主要在公司负责物流BD,就相当于销售,主要是联系其他企业有没有用车需求,有的话我们就找一些司机来对接,但是每个司机要在公司交4000元押金,我们销售可以通过这部分押金拿到一些抽成。”

原本陈华打算在云鸟科技稳定工作下来,但好景不长,随着去年以来疫情时不时的影响,陈华发现公司的业务情况也变得不够稳定,司机也越来越难找。

“本身我们做的就是物流配送,所以疫情对公司也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我们做物流配送这个行业,但是跟顺丰物流是两码事,云鸟科技属于轻资产,没有自己的配送员和枢纽转运中心,主要的资产就是房租、人工成本之类,司机也大多是外面找的,不跟公司签劳动合同。我们的工作是需要不断找到司机才有流水提成,但是因为疫情很多司机就不做了、转行了,所以我们公司业务一旦断了,就很难运转起来,我也是工作了几个月时间趁公司还算正常时候就离职了。”陈华说道。

对于云鸟科技如今的局面,陈华并不惊讶,当听到记者提到公司拖欠大量员工数月工资时,他表示,“其实拖欠的不只是员工,也包括司机的,像全国各地至少有几千名(有车)司机给云鸟科技服务,每个(有车)司机要交4000元加盟费,而无车司机则要交1万—2万元的加盟费,单是退押金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之前公司还融了不少资金,但疫情下来,估计这笔资金早就花完了。”

一度风光,融资难续

作为国内一度风光的独角兽企业,云鸟科技也有过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4年11月,云鸟科技正式成立,其当时定位就是做“同城供应链配送”的互联网平台,为客户们提供区域及同城配送业务。事实上,云鸟科技也是国内最早将互联网科技引入城配行业的企业之一。

在云鸟配送平台上,货主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公开招标,相应的司机匹配个人情况及需求进行投标,货主在投标司机中自主选择并雇用。这种模式省去传统配送中多个中间环节,大大减少配送成本。

或许是全新的商业模式打动了投资圈,仅仅成立三个月时间,云鸟科技就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A轮投资。而在此次暴雷之前,云鸟科技已经先后获得总计超过2.2亿美元的四轮融资,投资方不乏红杉中国、经纬创投、华平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的D轮1亿美元融资是云鸟科技的最后一笔融资,此后云鸟科技再也没有公开融资进账。

图源:天眼查

2019年,由胡润研究院公布的《世茂海峡·2019三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中,云鸟科技凭借估值70亿元人民币成功上榜,这似乎成了云鸟科技最后的高光时刻。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家两年前还估值70亿元的独角兽企业,瞬间成了拖欠工资不得不申请破产的“烂摊子”?如果按照云鸟科技自己的说法,主要原因是“现金流枯竭”,即公司扩张的过程中出现融资速度赶不上扩张速度,最终导致资金断裂破产。

但在陈华看来,造成云鸟科技破产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扩张,而是内部管理模式混乱、公司业务能力有限。“云鸟科技招的大部分员工其实都是销售,工作内容说白了就是找货源、招司机,但是由于销售本身经验大多有限,内部管理也没有很成熟,没有什么太多大企业客户,只能找一些中小企业或者散单来做,只要他们有啥需求,我们什么活都接,反正就是大家做的都比较乱比较坑,越到后面越难赚到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云鸟科技融资难续的同时,行业对手们却屡屡获得资本青睐。2018年,曾助力云鸟创业起步的金沙江创投,就参与了满帮集团E轮19亿美元融资;2019年至2021年期间,曾投资云鸟的红杉中国参与领投了货拉拉的D、E、F轮融资,三轮总融资额达23.15亿美元。

或许是感受到行业竞争的压力,云鸟科技不甘人后,先后在全国各地扩展出超过50家分公司。但云鸟科技在快速扩张的同时,自身业务并不具备过硬的盈利能力,很快便将资金耗尽。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货运配送行业本身侧重于To B方向,但在这条赛道上有很多已经颇具规模的竞争企业,随着行业人工、运输成本的不断增加,像云鸟科技这种缺少资金输血和成熟的商业模式,很难具有持续性。”

筹集资金,“坑害”员工

其实早在2018年前后,云鸟科技就曾经传出一波资金链断裂的传闻,这一切或许还与另一家倒闭的明星企业ofo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云鸟科技曾经为小黄车ofo在全国多地提供单车调度服务,是ofo的车辆调度城运供应商。但ofo本身经营不善,截至2018年9月,ofo已经拖欠云鸟科技款项达1.1亿元。

ofo的暴雷对云鸟科技的业务产生不少影响。据韩毅公开透露,云鸟科技单月的运费收入为2.4亿元,但收支平衡点是3.6亿元。也就是说,云鸟科技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再加上合作客户ofo拖欠款项,更是加剧了云鸟科技的压力。也是在此事曝出后不久,云鸟科技开启了战略收缩,把全国各地的多个分公司业务相继关闭。

为了扭转业务收缩的局面,云鸟科技对此也有过不少自救手段,但方式却是让自家员工承担风险。

今年开始,云鸟科技推出了一款名为“互利筹”的理财产品。据了解,云鸟科技将互利筹的资金认购额度分摊到各个子公司,然后再由自家员工各自认购份额,公司领导也会对此进行动员,并承诺到期可以取出。

根据目前网上流传的截图发现,互利筹提供的项目与市面上的理财产品类似,有年化利率和产品期限,但是与支付宝、银行等机构的理财产品不同的是,互利筹理财产品的年化利率明显高很多。

有资深金融从业人士告诉记者,互利筹这种项目很像资金互助盘,用投资人的资金进行投资,从而获取更高的报酬。“这种方式有点类似借贷的性质关系,例如员工买了这个公司的理财产品1万元,期限为1年,给你的年化高于市场,但1年内是提现不了的,只能等待到期才能连本带利提现。如果到期了,那就用其他未到期的资金先给你到期人本金和利息,然后我再去找新的投资人,这样就形成一个资金盘子,因此年化率比市场银行理财高得多,这样才会有人愿意去投,但本身风险极大。”

图源:微博

然而,随着云鸟科技的破产,目前许多员工已经无法提现拿出互利筹平台里面的资金。对于互利筹,陈华表示并不知情,“去年在的时候没听说公司推出理财的东西,应该是今年才有的,但当时我已经不在公司了。公司做这种项目,其实也可以说现金流已经非常紧张了,不得不筹集资金运转。”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互利筹引发的员工质疑声,网传云鸟核心管理层群聊截图中发现,韩毅对此采取的办法就是人为压制恐慌,“越恐慌,越停付,就这样。”

图源:微博

韩毅坚定的态度背后,究竟是信心十足还是掩饰心虚,这一点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眼下云鸟科技拖欠大量员工、司机工资和押金,最终是否还能如数返还?在韩毅宣布破产跑路之后,谁来安抚这么多颗受伤的心?

作为此次事件的受害者,云鸟科技的员工和司机们只能寄希望于法律,用法律武器守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等待事情迎来转机的那一天。

《商学院》也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文章来源:商学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