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朝山暮海、潮烟里……在象山县石浦镇沙塘湾村,一排建筑风格相近的精品民宿背山临海,风景独好。尽管已是初冬时节,游玩住宿的客人依然不断。“开业5个多月,营业额已超过60万元。”海上日出民宿主人陈斌强早年离开家乡去北京打拼。2019年,他回到老家,投资350万元,在自家宅基地上开发民宿项目,今年7月投入运营。
因地处偏远,出行不便,沙塘湾村大部分老房子一度处于闲置状态。如今,昔日破败的渔村实现美丽蜕变,成为高颜值的精品民宿村。目前,沙塘湾村已有8家精品民宿开业,吸引浙旅投等企业投资3000余万元,今年全村民宿经济产值预计可达700万元。
变化源于一项创新之举。2018年,象山县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明确集体经济组织为宅基地所有权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宅基地资格权人、农户和社会资本投资者均可成为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使用权人,形成了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象山样本”。沙塘湾村因势利导,村集体和216户农户签订了闲置房屋集中流转协议。村民李志龙说,农房租期为20年,年租金每平方米80元,每5年递增10%。租赁到期后,房屋“物归原主”。到今年上半年,沙塘湾村216户农户已拿到房屋租金合计450万元。改革让农户成为受益者。
强村富民、多元收入并举,托举起宁波农民富裕生活。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宁波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60元,同比增长10.5%;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4:1,保持全国全省领先。但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占比在六成左右,仍占大头。
“围绕‘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一核心目标,我们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等确权的前提下,不断深化农村赋权活权改革,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释放乡村投资空间。”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副处长丁世恩如是说。
农村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激活利用改革,是实现强村富民的一条重要途径。宁波以象山为整体试点,梯度向全市稳慎推进,围绕闲置农房确权、开发、合作、交易等环节,陆续出台20多项相关制度,为闲置农房激活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全市闲置农房激活利用36个试点镇乡、街道累计开发项目215个,总投资超过30亿元,有效激活利用闲置农房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
鄞州区横溪镇大梅山区域共有29个自然村,旧房建筑面积25万余平方米,昔日曾是“人房分离”比重较高的“空心村”。为激发闲置农房活力,横溪镇启动异地迁建工程,成功盘活闲置农房资源约9万平方米,引进总投资8000余万元的民宿综合体项目。
改革驱动,赋权活权不断深化。宁波探索开展集体资产股权和承包地经营权抵质押试点,允许农民可以其所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承包地经营权为抵质押担保物,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江北、鄞州、北仑、宁海4个区县开展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已累计发放股权质押贷款3.2亿元。作为全国首批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单位,慈溪已累计发放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超过10亿元。胜山镇种植大户潘再平以107亩土地,从慈溪市农商银行获得20万元贷款用于扩大再生产。“手续简单,放款速度快。”他说。
农村各项权能的活化,为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创造了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打通渠道,确保增加村集体和农户收益?宁波完善提升交易平台,创新交易方式,拓宽交易品种。
余姚市创新建立农村产权“超市”,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等10大类可交易的权种。余姚梨洲街道明伟村地处城郊,菜市场、店面等集体资产较多。去年底、今年初,总面积4800平方米的菜市场分两次拍卖交易,成交金额比挂牌价分别提高97358元与117518元。村党委书记邵百军告诉记者,农村产权“超市”,架设起农村要素资源高效流通的新渠道,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到今年上半年,宁波已有11个农村产权品种列入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累计交易5299宗,交易总额57.5亿元。“微拍”、产权“超市”等创新交易方式应运而生,线上交易共计1479宗9.14亿元。
在确权中赋权,在赋权中活权,在活权中增值,全面激发了宁波农村经济活力,农民获得了更多的改革“红利”。
(文章来源: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