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冷,猪肉、菜价又有上涨趋势。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11月CPI、PPI数据。从环比看,受季节性因素、成本上涨及散发疫情等共同影响,C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同时,随着保供稳价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煤炭、金属等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初步得到遏制,PPI涨幅有所回落。虽然今年CPI和PPI剪刀差不断扩大,但分析人士指出,明年可能会出现CPI回升、PPI下行的相反局面。

冷空气催高肉菜价格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王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日她在买菜时发现,猪肉前尖后尖价格已经涨到了15.9元一斤,排骨也19块甚至20多块钱一斤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3个百分点。食品中,受季节性消费需求增长及短期肥猪供给偏紧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由降转涨,上涨12.2%。

“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前期价格下行、天气转冷和冬季腌腊灌肠形成的需求侧推动,供给端仍保持较高水平,预计后期猪肉价格难以持续上行。”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应习文表示,“天气因素导致其他食品也出现温和上涨,鲜菜环比上涨6.8%,较上月回落9.8个百分点,鲜果环比上涨4.3%,较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部12月8日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36元/公斤,较前一日上升0.6%;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6.04元/公斤,较前一日上升1.2%。

从同比看,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CPI同比涨幅扩大较多,除了受到11月新涨价影响外,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食品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2.7%,降幅比上月收窄11.3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30.6%,涨幅比上月扩大14.7个百分点。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CPI同比增幅有所扩大,除了基数效应外,还有两大影响因素。一是非食品价格上涨较快,表明PPI持续高涨已经部分传导到下游,这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的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可以得到佐证;二是分类别商品中,交通通信价格涨幅较大,同比上涨7.6%,这主要与原油价格11月有较大幅度上涨有关,也说明这部分成本在快速传导至终端消费品。

能源涨势现拐点

PPI方面,11月由上月上涨2.5%转为持平。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在11月已出现由涨转降的拐点。

从环比看,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涨3.3%转为下降0.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董莉娟分析称,多部门联动遏制煤炭价格非理性上涨,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涨20.1%转为下降4.9%,煤炭加工价格由上涨12.8%转为下降8.4%。此外,金属行业保供稳价效果也已显现,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涨3.5%转为下降4.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涨3.6%转为下降1.2%。

今年以来,国常会连续多次点名大宗商品,提出要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价格不合理上涨。随着保供稳价措施的持续发力,煤炭价格已显著回落。

“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逐步恢复,以及保供稳价、增产扩能力度加大,生产资料价格出现拐点在意料之中。”应习文说。

不过,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高位波动,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上行。石油开采价格上涨7.1%,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上涨4.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4.1%。另外,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1.9%,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上涨1.4%,纺织业价格上涨1.2%。

王军表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煤炭加工价格环比由涨转降,同比涨幅也有所回落,原因主要是政府部门采取了保供稳价等强力干预措施。但PPI同比回落幅度有限,环比涨幅持平,表明来自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仍然较大,如原油。其中,购进价格指数甚至还在创出新高,好在受国内强力调控的影响,环比已开始掉头,受此影响,后续PPI同比走势也会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个人认为短期内可能还十分有限。

明年CPI或将温和上涨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9月,CPI由同比上涨2.4%转为同比上涨1.7%,此后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都在低位运行。今年10月CPI同比上涨1.5%,已是年内新高,11月CPI同比则再次涨超2%。

不过,应习文解释称,去除食品能源后,核心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2%,较上月小幅放缓,疫情反复对总需求的影响依然保持。

“在国内严格疫情防控的政策下,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供给恢复较快,并承担起‘全球生产者’的重任。但另一方面,严格的防疫政策对国内需求形成了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传统服务业形成冲击。从更能衡量社会总需求的核心CPI来看,疫情前我国核心CPI长期在1%以上,但2020年一度下降至负增长。随着疫情恢复,2021年10月核心CPI已恢复到1.3%,预计2022年核心CPI有望回升至1.5%-2.0%的历史正常区间。”应习文表示。

对于CPI走势,王军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明年下半年,随着猪周期的逆转,食品特别是畜肉价格将进一步上拉CPI.CPI环比方面将呈现三个特点:整体走势温和,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较快,受原油价格上涨影响交通通信类上涨较快。因此,明年CPI大概率温和上涨,但不至于像上游那样明显失控,终端需求不足仍将主导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走势。

对于PPI方面,王军表示,明年随着疫情更好地被控制,全球资本开支的热情恐将高涨,OPEC增产动力不足,原油库存处于低位,全球减碳可能会拉高铜价,这均对明年大宗商品价格构成支撑,欧美的滞涨局面很难快速消退。

“如果说2021年的通胀主线是CPI下行、PPI上行,两者剪刀差不断扩大,那么明年则会出现CPI回升、PPI下行的相反局面。”应习文则认为,“在政策积极调整和能源供需趋向均衡的大背景下,国内定价产品供给在中长期不会形成约束,预计2022年价格大概率回落正常区间。”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