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简介:

王晖

弘晖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FA、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拥有近20年的国内外医疗卫生行业经验和投资经验。创立弘晖资本前,就职于鼎晖创投任高级合伙人、投资委员会委员。曾就职于美国 Avenue Capital和Lehman Brother 伦敦分行,并且曾在美国 Becton Dickinson医疗集团全球总部任收购部高级经理。在这十多年间,王晖先生负责涉及总额超过15亿美金的多项交易,包括收购兼并、上市公司重组、成长型投资及早期投资。

其主要投资案例包括: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 鱼跃医疗、博瑞医药等。

癌症疫苗类产品未来价格将大幅降低

第一财经:感谢王总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最近120万的癌症疫苗引起了很多民众、资本特别大的关注,从您的角度来讲,您怎么来看待这个机会?您觉得它的确定性占了多少?不确定性占了多少?

弘晖资本晖:疫苗作为一种防治癌症的手段正在积极研发当中。最近有一些报道说有一些疫苗说120万一剂,一般来说一种最先进的技术,刚刚上市的时候都很贵,但是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替代方案的增多,它会逐步下来,所以这个不是一个真实的市场价格。

比如说,如果中国只有一个工厂能生产电动车,电动车的产能也就是100台或者是1000台,一年或一个月,它的价钱就很高,但如果现在中国有蔚来、小鹏一堆兄弟生产电动车,同时每年、每个月的产能也很高,那这价格就会很快下来。

当下环境投资创新药退出周期已大幅提速

第一财经:很多的资本在布局医药类标的的时候,可能会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它的创新药,一个是仿制药。从创新药的角度来讲,如果是资本进入3+2这样一个周期,您觉得这个周期是否太过于长了?如果平衡资本的投入跟产出的一个回报比周期来看,是否需要多考虑仿制药?这当中怎么来做投资比例的分配?

弘晖资本:投资人也是分层的,比如说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或是更晚期的投资人,可能会多投一些已经成功的药厂,这些药厂有现成的产品、有收入、有利润,他们做的产品大部分不是最新的创新药,也不是全球第一个,而是众多家药企中的一个,这些公司它有极其稳定的收入、有资产。

像我们这样的稍微早期一点的VC投资人不喜欢这一类的投资,因为它产生的回报不那么性感或不那么高,所以我们喜欢的是做一些创新药的投资。这些投资阶段比较早,很多还没被验证或有待验证,但是一旦被验证之后,可能有巨大的市场机会,因为它是第一个或者是头几个药品,所以我们喜欢在这个领域投资,恰恰我们这些基金的投资人,也是长线投资人,一般给我们7~10年的时间,你投一个项目,可以拿在手里边7~10年,这个周期就足够匹配创新药,从开始到最后退出的周期,而且现在国家有科创板,证监会也允许在香港市场适用18A的条款,香港市场创新药上市,大大加速了退出的周期。

一个创新药从临床前到临床一期、二期、三期,大概整个周期下来得8~10年,但在二期左右的时候它就能上市,所以这个周期是完全可以满足的。投资人也是分层的。

从病后医治向病前预防筛查转变产业风口已来

第一财经:我们在谈到您经常投的大健康产业的时候,会想到,比如癌症等病痛,说起来都特别沉重,所以未来在这个领域当中,让事后治疗转变成事前干预,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讲,让它变得不那么痛苦、体验更好,这一产业的机会是不是特别大?

弘晖资本:确实是这样的,当我们发生疾病之后,治疗过程肯定是痛苦的,不论是癌症、心血管、骨科的各种病,是个痛苦的事。要诊断、打针要花钱,要手术、吃药,吃药肯定有副作用。

我们能不能少吃点盐、多跑步、让我们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不得病。第二个是我们能不能开发更多的产品,或者是服务机构,早筛、早早的就筛查患病的可能性,早早干预,不至于让疾病发展到晚期。

咖啡赛道中精品与亲民定位并不冲突

第一财经:弘晖投了一家消费品的咖啡品牌,时萃咖啡,它切中了一个很细分的市场,又想做精品,同时又想亲民,一个标的,实现两种不同的市场愿景是否能够完全做到?如果做到的话,它对消费赛道的启发又是什么?

弘晖资本:我觉得这并不是冲突的事儿。这些消费品如果能被大众接受,核心的要素是两个。

第一、是产品力。你做的咖啡要好喝,你有丰富多样的味道,品质非常好;

第二、就是品质和带来的品牌效应。当走进时萃咖啡店或者走进星巴克店的时候,它能满足你各个方面的期望值。它比较干净、它比较舒适、它有适中的味道。

所以这两个要素产品力加上品牌叠加在一块,就变成一个非常好的消费品。所以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我们投的时萃咖啡还是奈雪的茶,都是沿着这个方向在走。

所以我认为并不冲突,您说的这两种需求,完全在产品力、品牌叠加的效果上同时能被满足。因为我们弘晖资本是做生物医药起家的,对人对生物的理解可能会深一些,结合我们对人体摄入的各种蛋白、各种味道的理解,我们研究后发现,它对味蕾、对你的脑神经形成刺激,所以在你脑回路里产生一个回路,它是味道的那种记忆力重复。

品牌和年轻消费群体之间已形成正向互动

第一财经:投时萃咖啡的时候,您看中了它哪一点?

弘晖资本:两个原因。

第一、中国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中国的品牌了,中国的品牌的运营者也更知道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还是看创业团队身上的这种激情和能力。范总团队整体给我们的感觉,第一懂咖啡、热爱咖啡店,第二充满做事情的能力、他没有什么短板。面对一个这么大的咖啡消费市场,我们的期望值也没让它有朝一日变成雀巢,它不需要变成雀巢,我们的投资就算成功了。

巨头所在赛道仍有市场空白和创新空间

第一财经:像雀巢这样的大的巨头公司,其实也在做转身和改变,比如说它过去不屑于做自动咖啡的自助设备,我是说雀巢在星巴克那个商业体系,它不做这些东西,但现在已经开始做了,包括也在做冻干咖啡,这种竞争依然会存在,它会裹挟整个行业发生改变,对于这种创业的小公司来讲,他们的生存空间在哪儿?

弘晖资本晖:当您说一个巨头的时候,后边隐藏着是什么?隐藏的是这是个大市场,只有大市场才有大的巨头。首先说这个市场很大,市场大就有机会,市场大有的时候巨头在有些领域没有引起它的注意,比如说它没注意小红书、抖音变成了一个销售渠道,它就失去一波机会;

它可能没注意年轻人喜欢速溶或者是冻干咖啡,它又失去一波机会;

巨头有一个毛病,公司越大,它的机构化建设越完善,它稳定性越高,但是它的创新性随之就减弱。对小创业公司来讲,自强则万强,你的变化、你的出现,刺激了大公司做变化,大公司做完变化之后你还要变,所以小公司的优势在什么?小公司的优势在迭代速度、新产品开发、新渠道开发,必须有快速的迭代能力。比如说时萃咖啡现在已经从原先我们投资时的仅仅有网上销售渠道,已经开了线下小店、开连锁店,这就是它自己也在迭代自己的产品。

第一财经除了线下门店的铺陈之外,它们是否也在做多元化场景消费的这条路?

弘晖资本:当然,比如说你在时萃咖啡的店里边可能也能买得到一些茶,但茶的采购时萃不擅长,也不够专业,那就可以借奈雪的茶的经验,借鉴它的采购渠道。

同时,奈雪的茶店里也有咖啡,我陪女儿去买奈雪的茶的时候,我就在那买咖啡,它们的咖啡也不错,只是种类比较少,就两三种,咖啡品质也不错,它的咖啡豆从哪买?怎么酿咖啡?怎么制作咖啡,他们可能从时萃借鉴,就是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学习。

冻干技术在咖啡赛道得到突破性应用

第一财经:这两年冻干咖啡的技术有了之后,有几笔大的融资都发生在这个领域当中,其实冻干技术并不是一个新的技术,也并不是最早应用在咖啡领域当中的,但是它却有了一个突然的爆发点。从您的经验来看,就未来这个领域当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个新的爆发点会是在哪一个领域当中?

弘晖资本:冻干这个技术最应用最广的实际上是制药。很多的药是冻干的,冻干是什么?是一个单晶体,它是把一个化合物变成一个晶体状态,然后在水或者油的状态下能迅速、均匀的溶解,一般叫冻干技术。冻干这个东西之后它不变性,这个东西原先的构架它不会变,你加上葡萄糖、加上水、加上盐水也好,它会均匀的融化掉。

所以你想想我描述这个事儿,咖啡是不是很适合这个场景。它很方便携带,如果冻干技术好的话,你拿着一小包冻干粉,不论用凉水、凉牛奶、还是热水、热牛奶、甚至可口可乐、元气森林,你都可以把这个东西扔进去,一晃它就均匀的溶解掉,保持咖啡的品性、品味、味道,同时又非常方便。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现成的生产工艺,嫁接在一个传统消费品上的一个新的方向。

冻干技术在中药产业具备应用前景

第一财经: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推导的话,是不是中药也可以走这条路?

弘晖资本晖:当然,可以的。实际上我们现在一直想跟很多机构合作,比如说同仁堂,我非常尊重同仁堂,我自己也有时会吃它的一些保健品,品质非常好,传统药方,但是它的剂型、大药丸子特别不好,咱俩今天采访我拿个大药丸子一嚼你也不高兴,我也不高兴,要是有个冻干往水里倒一晃,对吧?不管是什么山楂类的助消化的,还是六味地黄丸保肾,这些东西都适合这种方法。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