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票据新规”)发布后,票据信息披露又迎新政。
2022年2月9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关于规范未披露承兑信息商业汇票贴现申请系统控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未披露承兑信息的商业承兑汇票申请贴现将进行管控。
长期以来,商业承兑汇票市场存在信用度不高、信用透明度低等不足,影响了商业承兑汇票流动性和融资可获得性。一位票据业内人士分析,票据新规征求意见稿通过对商业承兑汇票期限、信息披露等作出规定,从源头上降低商业承兑汇票的逾期风险,这一规定出台并不意外,是票据新规的落地之一。
除此之外,2021年以来商业承兑汇票频繁爆出逾期的消息也引起业内人士广泛关注。从一定程度讲,加强票据信息披露,有助于规范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
从严管控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披露
《通知》规定,承兑日期为2021年8月1日之后的票据,承兑人为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和承兑人为财务公司的银行承兑汇票,如承兑人未在披露平台披露承兑信息或披露的承兑信息与票面信息不一致的,则持票人发起贴现申请后票交所系统将反馈错误信息“票据信息披露校验失败”;承兑日期为2021年8月1日之前的票据,票交所系统不进行贴现业务系统控制。《通知》内容将于2022年2月26日起正式实施。
为防范票据业务风险,加强票据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保障持票人合法权益,2020年12月23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规范商业汇票信息披露的公告》;2020年12月30日,上海票据交易所配套发布《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披露操作细则》。
业内人士表示,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对解决当前商业承兑汇票和财务公司承兑票据存在的诸多问题、推进票据市场的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普兰金服副总裁周海滨向记者分析,一直以来,商业承兑汇票签发市场的参与主体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众多优质的中小企业被排除在外。“票据评级体系能够很好地实施,必将对未来商业承兑汇票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承兑企业会特别注重商业信用的建立,以此可不断提高所承兑票据的市场接受度,有助于我国商业承兑汇票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促进商业承兑汇票发展
近年来,监管层不断加强了对商业票据的规范。在此之前,2022年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票据新规。
其中,票据新规加强对贴现交易真实性审查。周海滨列举道,票据新规第三十七条“对银行违规办理承兑和贴现的单位及高管的处罚较为严重,此条皆在严控融资性票据的产生”,因此银行在今后会进一步加强对贴现业务的管理,对是否具有“真实交易关系”进行实质性审查,如贴现金额与企业销售收入,应收账款科目指标是否相匹配;所开展的交易活动是否在营业范围内,商品价格是否违反市场常规等等,避免仅靠形式审查出现疏漏。
因此,《通知》的发布亦被认为是票据新规的补充。业内人士认为,一系列管理办法的落地,有助于票据市场的规范发展。
记者注意到,2021年商票逾期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研究指出,202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出现3次以上付款逾期,且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逾期余额或2021年12月当月出现付款逾期的承兑人数量为484家,主要集中在零售、房地产、建筑、贸易等行业。
周海滨谈到,票据新规对票据市场有重要影响。其中,贴现主体将扩充至第三产业。票据新规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指出,将1997年暂行办法在贴现时需有“真实商品交易关系”和“合同发票”修改为“真实交易关系”。而“真实交易关系”不局限于商品交易,预测我国的第三产业,即各类服务业即将可使用票据进行支付和办理贴现融资。自2012年起,我国第三产业对GDP贡献就升至第一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因此,相信未来票据能够以此更好更全面地服务我国实体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分析称,票据新规的出台对该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票据作为结算工具的本源功能,票据新规明确规定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至到期日止,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从而弱化其作为融资工具的属性;二是引导票据市场助力普惠金融业务发展。
“后续来看,多数的商票承兑企业和财务公司已在票据信息披露平台注册,随着时间和样本的积累,商票持续逾期的信息有利于进一步判断和反映商票承兑主体信用资质。”周冠南团队指出。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