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将通过多种政策措施、调控手段相互配合,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稳中求进?经济运行还应注意哪些风险?
昨日,在题为《学习和解读“两会”精神》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150期“经济每月谈”会议上,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韩永文,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等多位专家发表了看法。
“从目前看,尽管通胀有压力,但杠杆率有回调,金融体系基本是健康的。”王一鸣说,“在这种情况下,争取比较合理的中高速增长是可以达到的。”
经济增长目标符合发展实际
政府工作报告确定,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5%左右。这一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备受瞩目。韩永文透露,政府工作报告前期征求意见时,曾有过力争更好增长的表述。
“最终确定5.5%左右,我认为这主要是考虑新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散点暴发的情况越来越多。”韩永文说,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对今年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个人认为,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潜力和增长条件以及政策措施等来看,相信中国2022年的经济增长会比较好地完成预期目标,可能最终结果会比5.5%高一些。
杨伟民表示,同2021年相比,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可以概括为“两变四不变”,主要是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调低,同时明确能耗不列入年度考核,而其他指标没有大的变化。5.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实事求是、积极进取,既不冒进也不保守,既积极又稳妥的目标。当然,这也是一个需要十分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王一鸣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5.5%的增长目标首先体现了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纵向维度看,要实现203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如果没有每年5.5%增长的话很难达到这个目标。从横向维度看,我国与主要经济体的差距也在缩小。在全球格局调整的背景下,把握主动权,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实现中高速的增长。
七大政策体系逐渐形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七大政策体系逐渐形成。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王一鸣表示,今年财政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型安排相结合,减税和退税并举。一方面,延续实施部分2021年到期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果,同时研究出台新的政策举措,包括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另一方面,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退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以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同时,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王一鸣指出,需要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扩大新增贷款规模”,这些都是重要提法。“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有特定内涵。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不旺,但随着保障房开发规模的扩大,地产企业并购、基建投资、绿色投资等都会对信贷规模提出相应的需求。结构优化则将主要表现在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创新。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王一鸣强调,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不光是要有政策,还要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未来要重点支持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今年的就业有两个“最”。一是城镇新增劳动力是近几年最多的,二是高校毕业生是历年最多的。这两个“最”说明了今年的就业压力。杨伟民认为,应该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经济运行面临四个风险点
在谈到下一步挑战和风险时,杨伟民表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四大不确定性。其中,新冠肺炎疫情仍是最大风险点,如何做到有效防控疫情,同时做到减少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中断风险是最大的挑战。第二是国际形势。目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已对宏观经济,包括大宗商品、粮食价格带来冲击,从而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些新的不确定性。第三是房地产。过去,房地产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正向力量。长期依靠房地产、依靠金融机构、依靠地方政府拉动基建投资的模式一定要改。但是短期内解决长期问题不能力度过大,不然会带来风险。第四是消费。消费既有短期疫情多点散发的因素,也有长期性因素。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是对于我国经济形势的最新判断。王一鸣认为,从最近两个月情况看,三重压力已有了边际变化。首先,供给的冲击总体有所缓和。相较于去年三四季度能源供给的紧张局面,现在能源供给明显改善,电力供应持续稳定。但是供给依然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俄乌事件以后,全球原油、有色金属、粮食价格飙升,供应链受到新的阻断,会重趋紧张。这个不确定性在一二月份没有明显显现,但接下来会逐渐显现。其次,需求走弱仍较突出,尤其是消费持续低迷,特别是服务消费受疫情散发的影响还会进一步持续。再者虽然企业仍然有新的诉求,但整体看市场预期有所改善。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