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15分钟内充电至80%,即便温度低至-20,仍可放出88%以上容量。

4月19日,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立方新能源”)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该电池无故障快充的可能性,在极低温度下的优良性能等诸多优势,在现场引发惊叹。

作为或可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新宠”,钠离子电池正在酝酿一场颠覆性改变,开启下一个万亿级储能“新赛道”。

立方新能源此次首发钠离子电池,也为株洲乃至全省储能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六年磨一剑”,抢占新一代储能电池市场先机

作为我市新能源绿色事业的开拓者,立方新能源发布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是其“六年磨一剑”的成果。

2016年,立方新能源通过承接湖南省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进军钠离子电池材料和电化学体系研究领域,成为国内最早进行相关研发的企业之一。

在储能电池领域,锂离子电池目前仍是“一哥”,2013年成立的立方新能源,2016年之前也专注于锂离子电池产品。为何要研发钠离子电池?

只因钠离子电池代表未来的趋势,被业内称为“下一个万亿级储能‘新赛道’”。

发布会上,立方新能源董事长涂健介绍,相比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及安全性好、在快充与低温性能上表现更佳等诸多优势。“仅材料成本这块,就能下降25%~35%。”他说。

经过多年研发,立方新能源已完成在正极材料、电解液和全电池方面的全方位布局。比如电池材料,企业的氧化物正极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材料工艺也有创新,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已实现吨级稳定生产。

至于发布会的“主角”——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更具有高充放电倍率、高安全性及优异的低温性能:比如,软包单体电芯重量能量密度可达14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20低温环境下,依然可放出88%以上的容量等,热稳定性远超国家强标的安全要求。

记者检索公开报道发现,国内目前布局锂离子电池产业的企业有近30家。去年7月底,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20低温环境下放电保持率90%以上。

对比之下,立方新能源的钠离子电池虽有差距,但也表现不俗。涂健在发布会上透露,公司正在积极开发第二代产品,目标是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超160Wh/kg,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此次钠离子电池成功推出,意味着立方在新一代储能型电池市场已占据先机。

发力拓宽钠电池应用,支撑储能产业异军突起

去年8月,工信部表示将适时开展钠离子电池标准制定,推动钠离子电池全面商业化。

立方新能源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距离商业化还有多远?

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立方新能源的步伐既快又稳。

早在2020年3月,立方新能源就开工建设电池生产研发基地,主攻动力储能型锂离子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产品。基于当前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优势,成立子公司湖南钠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钠方新能源),推动钠离子电池产研结合,以及新一代储能电池量产化。

相比国内宣布近两年内钠电池量产的企业,涂健坦言,立方新能源有其独特优势:凭借专业的锂电制造团队和工程团队,以及与全球顶尖钠电科研机构共享共研的平台,公司可快速实现赛道切换、技术开发,并孵化新的钠电技术或产品。

发布会透露,立方新能源已接到钠离子电池相关的多个量产订单,用于中低速电动车、电动大巴及家用储能等领域。同时,正积极开发第二代产品,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拓宽钠电池应用领域,促进其在储能和低速电动领域的全面应用。

具体来说,按立方新能源的规划,今年6月,将小批量生产钠离子软包电池;到2023年,开始大批量生产,带动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快速发展。

这种产业带动效应辐射全省。涂健介绍,湖南储能产业集群拥有杉杉巴斯夫、中伟新能源等企业,在材料端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钠离子电池的量产,能助推湖南材料企业加快在钠电材料端布局与开拓。

“湖南储能产业强项在材料,弱项在电池,相信立方新能源的钠电池量产,将会是湖南电池异军突起的一个机会,我们有信心在这个领域做出成绩。”涂健在发布会上说。

(文章来源:株洲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