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该明白一件事,过去的经验,只能用心干实事来彰显。
李宇嘉
(资料图片)
前几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已退休多年的大学辅导员谢老师发了几张现场座谈的照片,配的文字内容是,“迟暮之年,白首之心。大家毕业安好,我的退休生活才称得上岁月静好”。原来,笔者本科毕业的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近期与几家大的银行建立合作意向。某大行区域分行的行长,刚好是20多年前谢老师带的那届学生,于是就请老人家出山了。
其实,谢老师并非我们那届的辅导员,但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1996年大一开学时,我提前一天报道,系里只有谢老师在值班。办理各种手续、领取用具,多亏有谢老师在带路和指引,而且非常耐心和细致。20年后的2016年暑期,我回到母校所在的城市开会,顺道去校园转转,恰好碰到了谢老师。即便20年没见面,但她马上就叫出了我的名字,还知道我是96级的。
要知道,每一届有200多个学生,又隔了20年,那时场景令人动容。而且,谢老师还带我逛了校园,边走边说学校这些年的变化,还把我们那届授课老师的近况一一详述给我听。后来,我在同学群里谈到这件事情,几个同届的大学同学说,谢老师是毕业时最希望合影留念的人。我猜测,之所以把70多岁的谢老师请出来,大抵因在校期间师生感情深,学生念师恩。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辅导员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作岗位,就是管理一帮青春期的大孩子,但谢老师能做到如此极致、如此专业,真可谓是在“用心辅导”。这也让我联想起近期谈论较多的中年人再就业的问题。笔者认识几个从大厂、地产、信托离职的朋友,但多数都没再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反复强调的一个规律就是,35岁就是一个坎儿,过了35岁很难找到工作。
确实,在一个行业细分产业迭代很快的时代,地产、大厂、金融等当红行业都想用能接受“打鸡血”“996”的人,小于35岁的年轻人就更合适。但是,这些行业能赚钱,很大程度上并非员工创造出多大的价值,而是在恰当的时间进入了这个赛道、选择了这个平台。所谓的工作强度大,本质上是“追逐可见红利”的竞标赛所致,员工本身的“被替代性”是很强的。
被大潮推着走,很多人却将其当作长期可分享的红利,忽视或怠于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实力。等到大潮退去,才发现自己没有再就业的能力了。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一篇传播很广的文章——《人到中年,疯狂学技能》,说的是一些中年人,为了打破职场中的年龄歧视,或是为了可能到来的失业做准备,开始学起各种新技能,特别是考各类资格证书。
笔者认识的那几位朋友,至少是中层管理人员了,在当红行业呆久了,只会汇报、管理,具体事完全不会做,也放不下身段。很多人认为,中年人的最大优势或竞争力,应当是职场年久所积累的工作经验,特别是一些技术人员。但从前面讲的谢老师的案例看,笔者认为,不管什么年龄段、什么职位,只要躬身入局,用心钻研,提供超值服务,就一定不会被替代。
2015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实习生》,讲述一个老人退休后再就业的故事。一个年近70的老头曾是一位精明强干、事业有成的商人。退休后不甘寂寞,他重回职场,成为时尚购物网站创始人的助手。老人最大的优点是,正视自己与社会的现状,不倚老卖老,不强调过去,只是默默地凭借自己的经验,帮助年轻创业者实现他们的梦想,也间接成就了自己的价值。
结合谢老师的故事,可以总结一下了,经济下行、传统行业退潮、“机器换人”风起云涌,中年人不好找工作,这是一个社会现象。但真正落到某个人身上,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怎么改变自己,让自己有竞争力?笔者认为,不能沉迷于过去,也不自抑于当下,而是调动满腔热情,投身于具体事项。人到中年,该明白一件事,过去的经验,只能用心干实事来彰显。
(作者系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