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春节后,各地企业招工忙碌起来了。农民工、务工人员成了香饽饽,各地人社部门或区政府直接出马,协助企业到劳务输出大省内的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县城、乡镇开展招聘会,甚至跨省组团“抢人”、“点对点”接送、发招工补贴。返岗员工把老乡带过来,可获得1000元/人的奖励。新入职员工还能获得就业地政府发放的“大礼包”,如上门办理社保和交通补助等。

不过,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意愿可能下降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6亿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本地农民工1.24亿人(本地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内就业的农民工),增长2.4%,外出农民工1.72亿人,只增长了0.1%。2015年以来,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年均增速分别为0.28%和1.99%。显然,农民工更愿意留在本地工作。

过去每逢春节,中国大地上流动性最大的群体——农民工返城都会成为舆论焦点。现在,城市的收入水平总体上还是比乡镇、农村要高,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都市圈或省会城市,总体收入会更高。比如,2021年东部、中部、西部农民工月平均收入分别为4787元、4205元、4078元。那么,为何农民工外出打工意愿迅速下降,并倾向于在本乡镇地域内就业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外出打工的性价比在迅速降低。一方面,东部或省会城市高薪岗位在减少,赚钱也越来越难了。比如,工地干苦力是农民工最集中的就业模式,前几年月工资可以达到8000元-1万元,远高于平均水平。但近年来,房地产迅速下行、基建项目减少,高薪苦力活儿的岗位变少了。而且,一些建筑企业已经不再招60岁以上的农民工干重活了。

由此,60岁以上或老一代农民工,开始告老还乡,导致本地农民工迅速增加。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在本乡镇也可以找到很多活儿做,收入可能略低一点,但成本更低,综合收入和性价比就显得很可观了。比如,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后,集中化的“种养殖”非常普遍,帮村里人收割、养殖等,一个月赚个3000元-5000元也不是大问题。

而且,在乡镇、村里就业还可以就近照顾父母、接送小孩到镇上或县里上学,还不耽误自己和家人一起养护一个菜园子,养一头猪,喂几只鸡,吃饭没有问题。还有一点,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即便一个月能赚5000元-1万元,扣除租房、吃饭、交通等硬性开支,能积攒的收入,并不比在乡下务工高多少。现在,国家对“三农”支持大,农作物和牛羊肉价格高,物流也发达,如果自家“种养殖”规模大,辛苦一点儿,综合收入比外出打工要挣得多。

总之,近年来新增外出的农民工减少,主要是老一代农民工规模化返乡造成的。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2021年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6岁,其中40岁及以下占比32.6%,50岁以上占比38.2%。同时,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6.8岁,其中40岁及以下占比65.8%,50岁以上占比15.2%。当然,对新一代农民工来说,他们还是愿意去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就业。

外出打工人日益呈现年轻化的态势,但他们不愿意在工地上干苦力活儿,更愿意从事房产中介、快递骑手、金融产品推销、酒店服务等相对体面,但工资比工地苦力活儿要少很多,甚至比工厂工资还要少的工种。这也是为何会出现文章一开始所讲的,为助力企业用工,政府部门亲自到内地农村招工、发补贴“抢人”,甚至通过包车、包机、包专列“点对点”接人。

政府亲自帮助企业招聘,从侧面说明,成长在新时期,且往往是独生子女的年轻一代农民工、打工人,他们不愿意从事建筑工地、流水线等工种。因此,制造企业须强化社会保障,改善用工环境,让工人能感受到工作的体面性,也能获得技能上的提升,这是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