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张菲菲)珠江入海口,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科考码头上停靠着“海洋地质”科考船队,其中新晋成员“海洋地质二号”最惹眼。它有着“大块头”海工吊机,能提起150吨重物;船尾处A型架就像深海“电梯”,缆绳可将科考装备送入大海最深处。


(资料图片)

2月1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广州南沙区,走进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科考专用码头,一览深海探测重大装备建设真面目。

我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

可满足全球科考船停靠用水用电标准

码头岸线1000米,建有5个科考船泊位,陆域配套面积约12000平方米……龙穴岛科考码头于2022年12月正式启用,是我国首座深水科考专用码头,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科考专用码头。

该码头通过支航道与广州港主航道相连,主要为科考船等提供靠泊、补给、维修等后勤保障服务,满足全球科考船停靠用水用电标准,是我国开展大洋科考合作和深海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设施。

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科考码头。

码头启用当日,“海洋地质二号”多功能新型科考船也正式入列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长黄棉煜介绍,“海洋地质二号”总长85米,型宽22米,型深8米,排水量7224吨,航速12.5节,可载员150人,自持力35天,续航力12000海里,配备了150吨主动深沉补偿海工吊、A型架、万米光纤绞车和地质绞车、海上水文环境测量等调查设备。

“‘海洋地质二号’原为水下支持维护船,经过改造升级后,已成为一艘具备伴随大洋钻探船进行全球航行作业能力的多功能保障船。”黄棉煜告诉记者,“海洋地质二号”现在可提供物资补给、人员轮换、海上消防及救援等保障服务,还可完成环境评价、地质取样、物探调查、锚系作业、近海底地形调查等海洋科考调查作业,以及海底电缆敷设、深水打捞、饱和潜水、风电工程勘察等海工作业,将大幅提升我国深海重装备探测能力。

“海洋地质二号”多功能新型科考船。

着力构建“多龙探海”装备体系

“地球演变、生命起源、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答案,也许就在深海里,加大深海前沿技术装备的研发力度,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必能推动我国海洋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基建处副处长许晓东介绍道。

海底矿物质“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结核”。

去年12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面向深海万米钻探的超深水科考船——大洋钻探船,已实现主船体贯通。“今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还将继续推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和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建设,大洋钻探船预计2024年全面建成。”许晓东介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着力构建以深海探测“国之重器”为龙头的“多龙探海”装备体系;建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遴选“海洋地质科技领军人才”“海洋地质科技拔尖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水下自主式航行器和”海马号遥控潜水器。

当前,南沙区正以实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为总牵引,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南沙“加速度”,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和新引擎。

(文章来源:南方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