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从国内来看,整个经济恢复趋势是十分明朗的。宏观政策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能不能有效帮扶整个中国经济这艘大船平稳运行、达到预期经济目标,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3月16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暨第二届大湾区(黄埔)经济峰会上表示。
连平预计,今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总体需要保持合理扩张。财政政策方面,预算的赤字、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比去年稍有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规模可能有小幅度的上升空间,财政政策的扩张性高于或不低于去年整个力度来扩大国内的需求。
“从货币政策来说,虽然整体是稳健的基调,但运作方向朝偏松方面进行操作。”连平表示,2023年继续保持一个流动性合理的充裕,希望这种合理的充裕能够在整个全年运行的各个阶段都能较好地体现出来,要避免由于某些因素的冲击,以及结合一些政策的因素的变化,导致短期阶段性利率水平明显上升、流动性偏紧的状况出现,货币政策需要把握好相关方面的调节。
他认为,从货币运行总量可以看到,M2增速已经在去年年终之后出现较快回升,目前已经到了和去年相比明显上升的阶段。在信贷和社融方面来看,它的增长不仅仅取决于金融机构,关键是看有没有需求。
“尤其是在市场运行存在一定风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本身也会将风险偏好适当有所调整、降低,这样就会对它支持实体经济带来一定影响。因此,2023年整个货币政策合理偏松没有问题,从现在存款增长的情况看,银行体系依然比较良好。”他说。
“预计货币政策还是会继续保持偏松操作,二季度之后依然有降准的可能性。”连平表示,未来要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财政支持力度,包括提升科技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增强各类企业活力,尤其是支持困难的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还要加强乡村振兴投入的保障。稳健货币政策也要继续发挥结构性效应,贷款方面预计会推出更多针对目前存在困难的领域和行业的优惠措施。
“货币政策也要保持从总量和结构上结合的延续性,主要是保持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房地产政策在最近一段时间实施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各个地方都有一系列相关举措推出,这些相关政策的针对性也在提高,未来预计延续这一系列政策的操作。”连平说。
连平认为,统筹协调第一个关键因素是财政政策首先要对各个相关政策给予支持,比如对于科技、产业、社会政策、住房政策等一系列方面要协调配合。第二个关键因素是货币政策需要很好地配合财政政策,财政政策需要货币政策保证流动性比较充裕。 前期财政有效投入之后,社会资金进一步跟进和投入相对比较有积极性。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