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在常州开幕的第五届钙钛矿、异质结与叠层电池论坛成为又一次行业新技术碰撞交流的舞台。多位业内人士在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时均表达了对异质结、钙钛矿等光伏新技术的强烈看好,纷纷给出产业化建议,并提出异质结光伏放量的时间点——今年底或明年全年。而对当前市场争议较大的异质结和TOPCon两种技术路线哪种将胜出的问题,行业专家也以“长线”和“短线”作比喻给出巧妙回应。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TO王文静认为,一项新技术在效率提升、成本下降阶段不可能放太大的量。而从TOPCon技术路线目前已放这么大量这一点可以下结论,这项技术已经饱和,成本下降也已饱和。如果没饱和就出这么大量的话,未来一旦再有技术大幅进步或成本大幅下降,很多企业都要亏损。

“异质结和TOPCon是两个思路:前者是真正的创新,效率还没有饱和,成本下降也还没有到底,这个时候不太可能放很大量。只有当成本将要降到谷底,企业和资本才会大规模冲进来。如果现在放量就没有任何空间了,一旦技术改进大,可能几百吉瓦的投资都会沉没掉。”王文静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他看来,异质结是否放量首先看效率会否达到一个平台,如3.0版全面稳定生产的时候。这个时间点应该在今年底明年初。这期间,成本在不断下降,如光转膜、银包铜(减少银浆使用)、0BB(即减栅,降低电池片银浆单耗的技术路线之一)以及薄片化等硅片的降本策略都用上以后,成本也基本快到底了,效率提升也基本快到顶了,这个时候会放量。

“我觉得放量的时间点应该是在今年底或明年全年。但要注意一点,一个真正创新的技术一定不是那么容易放量的,因为没有这么大的设备和原材料产能。如光转膜我们都要转换好几家企业。当整个产业链全是创新型的技术时,不大可能允许一下几百吉瓦的放量。”王文静说。

他认为,几百吉瓦的放量一定是基于原来已有的产业平台。真正的创新技术在产业链的整个匹配度方面不会那么快,所以即使明年放大量,也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这其实真正符合创新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对异质结和TOPCon两者的对比,王文静巧妙地用了个比喻——两者其实更像二级市场“做短线”还是“做长线”的问题。TOPCon就是做短线,因为现在已明显比PERC有优势,所以肯定会走在前面。但它的效率提升已比较乏力,成本也无法再降低,这种情况下只是短线技术。

“相比之下,异质结的效率有绝对优势,本身又没有衰减等硬伤,加上工艺简化,问题主要是全产业链的匹配和降本过程,因此它应该是一个长线的投资。”王文静说,作为行业新进入者不可能去和行业龙头直接较劲,肯定要提前介入“做长线”,在成本还没真正降下来、效率还没真正高上去的时候就在前期介入、长线投资,等待技术成熟。“不能说短线和长线哪个对、哪个错,两者区别只是一个赚快钱,一个是赚将来高收益的钱。”

晋能科技研发经理黄金在主题演讲时就异质结电池的产业化进展做了介绍,并透露正在和第三方联合开发大产能、低成本的设备。一旦研发成功,可使单吉瓦产线投资降到2.5亿元,使异质结大规模产业化成为可能。

他表示,近两年光伏正处在N型电池取代P型电池的技术迭代发展阶段,行业再次迎来一次新的飞跃——技术不断发展,带来成本和规模的不断突破。由于前期PERC电池规模效应的基础影响,TOPCon电池目前已初具规模。但同时也要看到,越来越多新的玩家加入到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进程中,后者也在同步发展。

“高效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必须关注它的理论效率极限在哪里。双面的异质结和TOPCon太阳能电池理论转化效率基本趋于一致。但产业化的TOPCon太阳能电池单面理论转化效率为27.1%,这比产业化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低1.4个百分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异质结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碳排放、技术拓展性、组件设备兼容性、双面率、电池效率、硅片成本等方面,异质结电池具有优势。但在设备成本和非硅成本方面,其还处于劣势。”黄金说。

为此,他认为目前异质结电池的降本工作尤为重要。晋能科技做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已达5年,效率不断攀升,材料成本已和TOPCon持平,微晶、银包铜浆料、超级多主栅、薄硅片等技术都有较大进展。

“同时,我们也在和第三方联合开发大产能、低成本的PEVCD设备。一旦研发成功,可使单吉瓦产线投资降到2.5亿元,是异质结大规模产业化成为一个可能,并达到25%的转换效率。”黄金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