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正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我国自2021年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正在迈开步伐走向零碳时代。

在此过程中,可持续技术的应用将加速绿色经济转型、推进能源体系变革,并对推动实现中国双碳目标和“十四五”规划节能减排要求起到关键作用。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霍尼韦尔处了解到,霍尼韦尔正通过一系列立足本地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霍尼韦尔致力于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泛的工业技术和数字解决方案,公司在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方面拥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我们始终坚信技术创新是通向可持续未来的必由之路。”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霍尼韦尔在中国致力于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本土化创新,通过携手合作伙伴推进低碳技术的落地,共同打造更加低碳、高效、安全、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未来。

看好中国能源转型

“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气候危机的责任和行动。同时,作为当前全球最大的排放国,中国要用发达国家一半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巨大转变,减排压力巨大。

记者了解到,从2020年我国碳排放数据来看,碳减排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减少8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才能达到碳中和。因此,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利用,是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途径之一。到206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5%提高到85%。

在此过程中,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能源行业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谈及中国在能源方面的转型,余锋表示:“中国在能源与环境转型方面的第一个特点是体量大,不论是汽车、楼宇,还是炼钢、发电,中国的体量都是许多国家的几倍甚至更多。第二个特点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个经济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与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履行多年减排政策不同,中国需要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减排的目标。”

机遇往往与挑战共存。在我国能源转型进程中,离不开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对此,余锋谈到,环境问题、能源转型以及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挑战,也是中国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会,这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市场对像霍尼韦尔在内的外资企业的吸引力。结合霍尼韦尔对中国市场的熟悉程度,以及近90年时间与中国客户的鼎力合作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霍尼韦尔看好“双碳”目标会驱使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及产品研发。同时,霍尼韦尔也看到中国一些行业,如能源、航空、建筑、化工等行业都具有绿色发展的市场前景。

据悉,霍尼韦尔在中国积极践行“东方服务东方、东方服务世界”的发展战略。凭借在中国市场多年的发展与积累的经验,可对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帮助。2021年,霍尼韦尔承诺于2035年在所有业务运营和设施实现碳中和。今年4月,霍尼韦尔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承诺,将价值链间接碳排放纳入减排目标。作为一家在可持续发展和节能方面有着100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数字工业高科技企业,霍尼韦尔对全球三分之二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的行业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能够全面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推进能源与环境转型。

技术创新推动低碳转型

“双碳”目标对高耗能、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如石化、航空、建筑、传统装备制造等领域,带来降低排放挑战的同时,也为技术创新和应用孕育了发展潜力。

当前,低碳中心的技术方向主要包括:新能源、再生资源与材料循环利用、提高碳氢转化效率和降低能耗的技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绿氢应用。

其中,石化行业囊括提高碳氢转化效率和降低能耗的技术、CCUS以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多重技术升级要求,成为碳中和转型升级的重点行业之一。“双碳”目标的提出,无疑将倒逼石化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升级,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注重高效、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炼化企业才会更有竞争力。

在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刘茂树看来,在“双碳”目标的鞭策下,未来中国石化行业仍旧充满机遇。

“我们认为石化行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工艺技术及工艺设备的创新。另一方面,要加速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刘茂树说道,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的推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思考怎样能够通过技术升级,来达到减排目标。这并不意味我们要放弃原本的技术路线,重要的是在原有技术路线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技术,来达到减排目标。为此,霍尼韦尔于2019年提出“未来炼厂”的理念,积极帮助石化企业实现炼化转型和炼化一体化,满足炼厂投资建设清洁燃油产能的需求,使石化产品的产出可高达70%以上。

刘茂树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霍尼韦尔UOP凯勒特热氧化炉燃烧技术采用先进的旋流式燃烧工艺,结合先进的低氮及低碳燃烧技术,可用于去除生产废料中的含氮废物。当前,霍尼韦尔在中化国际旗下圣奥化学铜陵工厂项目中运用霍尼韦尔UOP凯勒特热氧化炉技术,助力圣奥化学铜陵工厂处理装置排放废液、去除尾气中的金属粉尘,使氮氧化物达标排放。”

此外,霍尼韦尔携手东华能源依托Ecofining工艺于广东省茂名市建设年产量达100万吨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生产基地,打造全球最大的以厨余油为主要原料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

据悉,霍尼韦尔Ecofining工艺使用地沟油、脂肪和油脂转化生产的霍尼韦尔绿色航空燃料。相较于传统燃料,使用厨余油和动物脂肪作为原料可将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约80%。

东华能源将结合现有石化产业链基础,打造新型绿色石化工业生产,并联动航空业,助力推动航空业碳减排。

依托本土助力“双碳”目标

霍尼韦尔创立于1885年,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霍尼韦尔多年来一直贯彻“东方服务东方”“东方服务世界”的战略,以本土的研发创新和制造采购推动增长。目前,霍尼韦尔所有的业务均已经落户中国,上海是霍尼韦尔亚太区的总部。

此前,霍尼韦尔已经承诺到2035年实现直接排放(范围一)和能源间接排放(范围二)的碳中和。今年,霍尼韦尔承诺在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的指导下制定包括价值链产生的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三)作为减排目标。

2021年,霍尼韦尔宣布成立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低碳中心,专注于研究低碳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以霍尼韦尔创新的产品和技术为引擎,推动低碳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和实施,助力客户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余锋提到,霍尼韦尔正在加快在国外开发的先进技术引入中国市场(如制氢、制冷剂、发泡剂等),并与中国合作伙伴携手,开发适合本土市场的产品和技术。霍尼韦尔致力将中国市场的具体需求与公司现有技术结合,转化成拥有本土知识产权,可以在中国实现落地应用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据介绍,作为氢氟碳化合物产品的理想替代方案,霍尼韦尔创新的氢氟烯烃(HFO)技术帮助客户在保证最终产品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减少碳足迹并提高能效,Solstice系列低全球变暖潜值制冷剂、发泡剂、推进剂与溶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迄今已帮助减排超过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减少了超过5600万辆汽车一整年的潜在排放量。

此外,以可再生能源为制氢能源的绿氢已经成为未来能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3月,我国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其中明确提到,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对此,刘茂树表示,目前,绿氢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开始被重视。作为可持续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霍尼韦尔看到了绿氢技术的发展前景。霍尼韦尔UOP Polybed PSA系统使用专用吸附剂,可在高压下除去含氢气体中的杂质,回收氢气并提纯到99.9%以上,从而满足企业精炼需求。

他提到,2022年4月,霍尼韦尔发布了下一代绿氢技术及其中重要的质子膜技术,尽快将此技术在中国实施。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