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人口红利不断消散、自动化需求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机器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果、行进的每一步动态以及未来的每一个趋势,无不引发人们的万分关注。

而对于国产企业和用户来说,较为关心的无疑是我国机器人自身的发展情况。作为全球市场上重要的需求和应用大国,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速度和潜力却十分惊人。近年来,随着政策、企业、资本等要素的不断助力与驱动,我国机器人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傲人成果,同时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动向与未来趋势。

国内机器人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机器人发展已经从起步阶段过渡到了高速增长期,不仅在应用和需求上占据全球重要比重,同时在规模和增速上也十分令人欣喜。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超过85亿美元,5年内年均增速接近30%,发展非常强劲。

同时伴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创新型企业的大量涌现、企业部分领域优势的日益凸显,我国机器人在产业发展上也逐渐呈现出了三个明显特征。

其一是三类机器人发展不断提速。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尤为快速,市场份额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并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需求和应用市场;同时,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在家用、教育、公共三大领域应用的引领下,规模和亮点正不断扩大;此外,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范围的扩展,也让市场进入到了蓄势待发的重要时期,各种类型产品的不断涌现,正催化着市场的最终爆发。

其二是产业集群现象愈发明显。眼下,国内各地围绕本体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生产等机器人产业链核心环节,主导建设各具特色的机器人产业园区与特色小镇越来越多,比如香河、萧山等机器人小镇。它们在政企合作或企业强强联合下应运而生,推动着产业发展从分散走向集聚,为我国机器人进一步成熟带来了重要帮助。

其三是区域产业各自优势加速凸显。在国内的产业集聚过程中,我国形成了东中西、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6大集聚区,这些集聚区域出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基础、市场成熟度以及人才等因素的差别,形成了各自的独特优势。在此背景下,当前各区域间加速相互合作与交流,正通过优势互补推动产业的提速发展。

短期内发展趋势显现

基于上述发展现状,那么短期内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何在呢?

首先是应用加速延伸。不管是工业机器人还是服务、特种机器人,提速发展的前提是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从目前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来看,其已经开始从汽车、电子等传统领域逐渐向新能源、环保、仓储物流等新兴领域加速延伸。由此可见,未来应用向新领域拓展以及在细分领域的下沉深入是短期内的一大趋势。

其次是龙头企业出现。龙头企业是带动产业走向成熟的重要力量。当前,部分新兴领域的细分市场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业务水平较高、贴合行业实际、应用方案成熟的中小型企业,具备一定龙头企业培育的基础。根据国家政策对于龙头企业的重视和扶持,可想未来龙头企业的培养出现将是短期发展的又一方向。

最后是创新创业提速。创新创业是新时代下政府鼓励发展的方向之一,对于机器人行业来说,政府更是鼓励相关企业加速双创发展。目前,一些具备技术研究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已经开始与政府和海内外企业联合,通过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产业双创发展。在这一趋势下,未来企业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将成常态。

未来发展的长期趋势

在看过短期发展趋势之后,长期来看我国机器人发展又将追逐怎样的趋势呢?笔者认为主要为三点:跨界融合、人机协作和三化合一。

跨界融合换句话说就是“机器人+”,后面的主语可以是医疗、教育、金融、工业、农业等一系列行业名词。跨界融合讲的是机器人领域应用和规模商用这一长期目标,机器人只有在传统行业领域中获得大规模应用才能展现自身的实际价值,才能实现产业的成熟发展。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了“智能+”的新概念,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在进一步强调机器人跨界融合趋势需长期践行。

人机协作很好理解,就是人与机器人的协同与融合发展,这是未来人机关系的理想状态。当前,“机器换人”虽然引发了不少人的恐慌与担忧,但其实机器人在技术上的不足、意识上的欠缺要完全取代人还为时尚早。鉴于此,在具备人类意识的机器人真正出现之前,相信人机协作发展都将是长期内的主旋律。

三化合一中的三化具体指智能化、轻型化和柔性化,这是当前机器人发展追求的三个主要方向。不管是智能化、轻型化还是柔性化,一方面是保证机器人领域应用进一步提升的基础,另一方面则是促进人机融合发展的关键前提。因此,在人机协作未来趋势的长期保持下,推动机器人发展的三化合一也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作者:黄美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