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月25日电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在即,在雪上项目举办地河北张家口崇礼区,一些雪场里,一个形似推土机的“大家伙”正在加紧作业。它爬坡过坎,如履平地,所到之处留下条条五六毫米深、细脊状的“面条雪”,雪道变得平整均匀。
这台喷涂有“SG400”标识的“大家伙”是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端大马力压雪机。它压出的雪面可以更好回应滑雪者的用力,让运动健儿滑得更平稳。
压雪机是保障雪场雪质的重要场地设备。但此前,全球市场几乎为国外企业所占据,中国市场也不例外。
“以前,国内没有成熟的制造厂家生产这类机械。”SG400压雪机的设计者温晓宣介绍,“为了推动冰雪装备国产化,我们立足高起点,首先推进高端压雪机的研发与应用,填补了中国同类产品的空白。”
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内,压雪机在赛道上作业。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申办与筹备,冰雪运动不断普及,冰雪装备市场升温。受需求刺激,中国企业积极投入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有效突破国外品牌的垄断优势,冰雪装备制造领域“国潮”涌动。
温晓宣所在的河北宣工公司位于张家口市,原来是一家生产工程机械的老牌骨干企业,几年前关注到冬奥的带动效应,积极开展产业转型。
2017年,该公司对压雪机项目立了项,此后一路攻克多项重点技术。针对冬奥张家口赛区雪少风大、雪层硬的特点,研发团队对19个部件进行了109项改进设计,以更好满足雪场温度低、工作力度强的要求。
约一年后,SG400压雪机下线了,并于去年底通过安全性能试验。优化后的机器车架重量仅为一般工程车辆的三分之一,可攀爬45度的陡坡,能在零下40摄氏度打碎板结雪层,且储存有国内多种雪情参数,可快速应对雪况。
在中国第一台国产雪蜡车上,车长在登车检查车体设备。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更多国产大型冰雪机械在冬奥到来之际陆续亮相:将在冬奥会首次投入使用的国产雪蜡车,涉及新能源动力、光伏发电、5G等多项技术,约20米长的车厢内有6个打蜡操作台;国产雪麒麟M2造雪机,突破了多个核心部件及整机智能化关键技术瓶颈,利用5G智能技术自动造雪,核心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造雪机水平……
根据《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2019年中国滑雪场新增造雪机1149台,其中进口品牌682台,国产品牌467台,二者的市场占比正在不断拉近。而此前2015年新购国产造雪机仅为50台。
除了面向企业和商家的大型装备,在面向消费者的个人冰雪装备领域,“中国制造”同样表现亮眼。
2018年落户张家口的京禧体育器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滑雪板、旱雪毯等。据悉,其滑雪板销量年均增长15%至20%,在国内主要销往京津冀、东北等地;旱雪毯自去年推广以来销量增长也很快。
京禧所在的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以及宣化冰雪产业园,是张家口借冬奥之机规划建设的两大冰雪装备研发制造集聚区,吸引了法国MND、意大利天冰、美国M3等国际知名企业和清投智能、广州勇源等中国新秀。
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内,一家冰雪设备企业的工人在车间查验造雪机质量。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张家口市商务局副局长王铁军介绍,几年间,当地以冰雪装备研发、设计、制造、检测为一体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本土生产的一系列冰雪装备相继问世并投入应用。
一系列中国知名体育品牌也看好冰雪市场,发力布局冰雪装备制造。安踏、匹克等不仅收购国际冬季户外品牌,而且积极投入自主研发。
在北京冬奥会的三大冬奥村里,诸多健身器材正是来自体育产业强省福建的本土品牌舒华体育。“基于中国冰雪国家队教练运动员团队的使用反馈,我们冬奥产品的研发相对比较顺利。”舒华体育体能部负责人郝金辉介绍,根据不同比赛项目类型及特点,研发团队因地制宜配置了近千件健身器材,并进行空间规划与运动功能分区。
专业健身人士在北京冬奥村健身中心体验健身器材。(受访者供图)
《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要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冰雪用品企业和服装鞋帽企业发展。根据中国九部委联合印发《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2022年,中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预计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在20%以上。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教授白宇飞认为,欧美国家的滑雪运动历史长,其品牌在冰雪装备领域入场早,在国内外消费者心中已成为高品质的象征,因此这一市场相对固化。
“在此情况下,民族品牌培养消费者忠诚度存在压力。”白宇飞表示,“未来,可以通过成立冰雪装备产业联盟等多种方式扶植自主品牌。”
文字记者:闫起磊、褚萌萌、秦婧、赵雪彤、杨帆
视频记者:冯维健、王民
+1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