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快读6月20日,首批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出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美团等26家公司、共计41个算法榜上有名。从资本系族来看,阿里系和腾讯系备案算法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阿里系钉钉、天猫、淘宝等9家公司拿下了15个算法备案,腾讯系酷狗、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拿下6个算法备案,合计占比超过51%。虽然此次清单中备案算法众多,但是大模型算法却寥寥无几。除了阿里达摩院交互式多能型合成算法外,就只有百度PLATO大模型算法和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算法。

作者|杨文

编辑|六耳

来源|创头条


(相关资料图)

近日,国家网信办发布首批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阿里、腾讯、百度、科大讯飞等巨头的41个算法榜上有名。

清单一出炉,资本市场应声而动。人工智能指数当天收盘上涨0.48%,其中科大讯飞一度涨超8%,创了新高。相关概念股也开始“狂飙”,甚至连未列入榜单中的寒武纪和三六零当天收盘涨幅都超过5%。

对于此次备案,市场上有多种解读,有人认为这意味着生成式AI审核政策有所松动,也有人认为清单中的41个深度合成服务算法获得了“发行牌照”。

一时众说纷纭。

-1-

41个算法持证上岗

阿里,腾讯遥遥领先

据创头条统计,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美团等26家公司、共计41个算法被纳入此次清单。

其中,钉钉和闪剪智能申请的算法数量最多,均为4个。前者主要应用于钉钉APP,涵盖语音识别、翻译、图像识别文字、智能客服等算法;后者则服务于逗拍APP,算法包括风格迁移、动作驱动、人脸融合和人脸属性编辑。

紧随其后的则是阿里巴巴达摩院和腾讯,申请的数量分别为3个。

达摩院申请的三个算法均为技术支持,并全部面向企业端客户,主要应用于对话生成场景、图像生成场景和开放域多模态内容生成场景。

而腾讯申请的算法中包括两个技术支持,一个服务提供。前者服务于企业端用户,包括腾讯云人脸融合、腾讯云语音合成;后者的虚拟背景算法则应用于腾讯视频会议场景。

百度、科大讯飞、美团、抖音和酷狗也都申请了2种算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名单中虽然算法五花八门,但大模型算法却寥寥无几。除了达摩院交互式多能型合成算法,就只有百度PLATO大模型算法和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算法了。

百度的PLATO大模型算法是为小侃星球(APP)申请的,主要应用于对话生成场景,基于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和对话语料训练的对话模型,生成开放域的文本回答。

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算法则是应用于开放域对话生成场景,利用文本、代码、prompt数据及用户反馈数据训练AI大模型,服务于问答、咨询类的企业端客户,通过API提供文本生成服务。

此外,百度还为文心一格(网站)申请了文生图内容生成算法,科大讯飞则为讯飞输入法(APP)申请了讯飞语音识别算法。

北京三快(美团)面向美团(APP)申请了电话智能客服和在线智能客服两款算法,均针对客服场景,不过前者是生成用户问题的语音智能回答,后者则是文本智能回答。

抖音面向西瓜视频、抖音短视频等众多APP推出了剪映特效算法,面向企业端用户客户推出了智能梅花特效算法,通过API提供人脸图像美颜功能。

反观快手只申请了一个短视频生成合成算法,用于快手APP的短视频制作场景。

从资本系族来看,阿里系和腾讯系占据了半壁江山。

其中,阿里系包括钉钉、淘票票、北京大麦、广州动景(UC浏览器)、杭州拣值了、杭州菜鸟物流、阿里巴巴广告有限公司、天猫、淘宝共9家公司。

这9家公司太“给力”,为阿里系抢下了15个算法备案,占了所有备案数量的36.5%。

其次是腾讯系。酷狗、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腾讯音乐三家公司拿下6个“席位”,占比14.6%。

由此可见,阿里系在首批算法备案中遥遥领先。

从入围算法的角色来看,主要分为“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技术支持者”两类。其中“服务提供者”主要针对C端APP,而“服务技术支持者”主要针对B端服务。在这41个算法中,前者占据其中33席。

与此同时,清单中还详细列出了各个算法对应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客服、图像/对话/视频/音频/文本生成、即时通讯、多模态内容、语音转文本/文本转语音、视频会议。

其中,图像生成和智能客服分别以11次和10次,汇聚了最多的算法应用场景。此外某些算法还涉及到图像视频文本三位一体。

-2-

为什么进行备案?

备案清单“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市场不断遐想。有观点认为,这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审批放松的信号。

不过,不少业内专家却对此持不同观点——算法备案属于常规动作,并不等于生成式AI产品获批落地执行。

创头条发现,2022年12月,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深度合成技术作出规范,并规定从2023年1月10日起实施。

其中第十九条明确提出: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备案和变更、注销备案手续。深度合成服务技术支持者应当参照前款规定履行备案和变更、注销备案手续。

因此,根据以上规定,涉及“深度合成服务算法”的互联网平台申请备案属常规流程,并不意味着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监管“松绑”。

而且,备案在法律上不是审批,中国目前针对生成式AI产品不存在行政审批,算法备案也并非是获得生成式AI牌照的审批。

今年4月11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就提到,利用生成式AI产品向公众提供服务之前,除了备案之外,还需要向国家网信部门申报安全评估,否则无法上线。

虽然备案并不意味着监管放松,也不是获得AI牌照审批,但无论如何,备案仍是对及时落实该规定所要求备案义务的企业进行肯定,同时也是对于应备案而未备案的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来说,也会起到一定的提醒和引导作用。

有意思的是,已有多款AI产品傍身的三六零却未出现在首批备案清单中。

对此,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进行提问,三六零回复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8月12日备案并通过了“360搜索信息检索算法”;全资子公司”天津三六零快看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3年2月1日备案并通过了“快看科技内容推荐算法”。目前“360智脑”的相关备案已通过备案报送系统上报。

.END.

图片来源|摄图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