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描绘了“建设数字中国”蓝图。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在“数字引擎”强劲发展背景下,山中有“数”的龙泉市秉持“智治”理念,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促进生态价值转化。

龙泉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公益林是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仅是美丽生态的天然屏障,也是富民增收的“绿色银行”。但近年来,随着补偿资金逐年增加,林农对公益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公益林权属不清、“插花山”坐落模糊、村级管理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搞清楚“山是谁的?山在哪?面积有多大?”自2019年起,龙泉市林业局结合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率先启动公益林数字化管理工作,着力破解这个全国性难题。

“精确落界,让数据跑起来。”龙泉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洪一浩表示,基于此,龙泉市依托“一张图”系统,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创新运用“信息化+”技术,在浙江省率先建成“龙泉市公益林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公益林“一张图”,明确公益林权属、面积、资金,以公开透明促公正。

据悉,通过推行“卫星遥感图+无人机航拍+实地联合勘验”的“线上+线下”联动落界模式,龙泉让公益林相关的数据跑起来。截至目前,龙泉市已全面完成173.15万亩公益林的数字化管理工作,2万余宗林地所有权权属在“一张图”中精准呈现,清理了这笔历史遗留的“糊涂账”。

“很满意,可以清楚地知道我的山在哪里,有多少亩。”龙泉市西井村村民范有森拥有470余亩公益林,他表示从指界、划界、地图勾绘、公益林保护协议书签订到资金发放公示等环节均可在系统中自动完成,“实现了不用上山就可以直接线上指界落界并自动计算面积。”

事实上,数字化不仅破解了公益林补偿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也成为当地人共同富裕的“数字窗口”。龙泉以公益林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建设运行“益林富农”场景应用。

“益林富农”是围绕林农共同富裕、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林区智治这三大需求,系统推出“落界确权、生态信用、绿色金融、流转交易、林区智治”5项核心业务。并横向联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政法委及金融机构等22个部门单位,纵向贯通县乡村组户五级,设计“管理规范度、经济活跃度、群众满意度”三大评价指标。

目前,5个模块数据逐步完善,“落界确权”上传公益林落界地块信息15765条;“流转交易”模块上传找地、要地等信息40余条;“绿色金融”模块上架4个金融产品,导入“白名单”数据22076条;“生态信用”模块上传古树数据5452条;“林区智治”模块上传林业项目数据606条。(记者邹倜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