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只此青绿》的山水意象中,“穿越”至千古名画绘就的那一刻,走进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内心深处;坐进成都街头的“努力餐”楼,在充满巴蜀韵味的烟火气里,感受战争年代的惊心动魄……多部优秀舞剧近期在全国各地巡演,传播中式美学,彰显中国精神,点燃年轻观众的文化自信。舞台上,艺术架起了跨越时空的桥梁,观众可以向孔子请教深邃思想,与李杜共论诗意人生;也能走进历史深处,了解王会悟、车耀先等革命者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下,文艺工作者们追寻中华文化的深厚根脉,挖掘悠久历史的华彩篇章,润泽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推动着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由浅入深。新创红色题材舞剧《秀水泱泱》《努力餐》等在舞台上描摹出引人入胜的红色风景线;精品历史题材舞剧《孔子》《李白》《杜甫》等则尽显中国古典艺术之美。这些舞剧作品呈现明晰的新追求和鲜明的新突破,以极具东方韵味的舞蹈语言、音乐编排和舞美服饰,将中国意境挥洒得淋漓尽致。
以舞为媒,遇见传统文化的美好
青绿色调的《千里江山图》在几案上缓缓铺陈,戴着眼镜的学者与身着宋代衣冠的青年相对而立,将观众引入跨越时空的写意山水中。日前,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以舞蹈为语汇,以诗性表达营造出“无声胜有声”境界。该剧由周莉亚、韩真共同执导,她们曾担任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总编导,此次上海歌舞团青年编导何俊波、张振国也受邀参与《只此青绿》编舞。9月24日至26日,《只此青绿》将献演于上海大剧院。
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由北宋画家王希孟所作,绢本设色,画面气象万千,壮丽恢弘。此卷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现代故宫研究员潜心钻研《千里江山图》,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走入了王希孟的内心。
余音绕梁传古韵,咫尺千里舞江山。《只此青绿》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着重于提取和呈现意象,以雅致清丽的中式美学唤起了观众心中的文化基因。舞者们不仅展现了画卷中起伏绵延的峰峦、烟波浩渺的江河,更体现了青绿山水中凝结的匠人之心。“在舞台上,我们表达的又不仅仅是工艺本身,而是‘人’,或者说是一种工匠精神。那些默默无闻、不追名逐利、一生只为做好一件事的普通人,在平凡之中蕴藏着伟大。”编剧徐珺蕊表示,希望观众能从《只此青绿》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燃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优秀舞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创新艺术表达手法,融入现代舞台技术,传递中华文化魅力,唤醒观众内心深处的仪式感、认同感、使命感。前不久,中国歌剧舞剧院出品的交响乐版舞剧《李白》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云首映,点燃了全球网友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与激情。该剧用当代的视角,以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通过李白对“入世”与“出世”的权衡和抉择,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与胆识,反映其浪漫炙热的诗性情怀、永不言败的精神向往。据统计,《李白》完整版演出和高光片段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播放量迅速突破550万,互动人次超过130万。据悉,舞剧《孔子》完整版在官方YouTube账号上播放量也已超过85万,这部作品还将代表中国参加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线上展演。
以史为基,彰显中国精神的伟大
近年来,现实题材舞剧创作高潮迭起,艺术再现动人的历史时刻,让观众重温中国精神的伟大。取材自“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上海歌舞团出品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至今已演出近270场。舞剧打动人心的力量源自何方?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说:“每一个中国人内心都有红色基因,在观看‘电波’这一刻被激活了。”
舞剧《秀水泱泱》以王会悟的成长经历和跌宕起伏的人生为主线,带领观众重温红色历史;舞剧《铁人》融合芭蕾舞、中国舞、现代舞等艺术形式,重现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芭蕾舞剧《我的名字叫丁香》以革命烈士白丁香为原型,舞出忠诚与信仰的赞歌……结合纪录性和艺术性,这些舞剧往往以史料为基础,用当代视角和舞蹈语汇,捕捉人物的情感爆发点。
“真”与“美”凝聚着舞剧直抵人心的感染力,谱写出气势磅礴的史诗篇章。舞剧《记忆深处》从作家张纯如追忆南京大屠杀惨案的角度切入,重现亲历者的悲痛故事,指向中国人记忆深处不可忘却的部分。“剧中所有的人物都真实存在过,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性。在编舞中对主要人物塑造及群体灵魂也力求最本真的表达。”编剧、总导演佟睿睿说。相对独立又相互印证的篇章形成环环相扣的戏剧结构,《记忆深处》的每个篇章都是一场对话,既是与张纯如的对话,也是与过往、与人性、与良知的对话,最终归结为善与恶的较量。
以艺术之笔描绘历史画卷,绝非简单机械的重复再现,而是注入当代人对艺术的思考与认识。谍战舞剧《努力餐》聚焦20世纪30年代的“努力餐”楼,主要人物车老板以革命先烈车耀先的生平事迹为原型进行改编。舞剧用鲜明的地方语言和浓郁的巴蜀风韵刻画车老板与努力餐楼的传奇经历,也为观众捧上浓烈的成都生活美学画卷。川剧变脸、铛铛车、火锅、四川民歌等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呈现在舞台上,充盈的烟火气为全剧增添了鲜活底色。(记者 宣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