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总部位于靖江的江苏恒力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迎来喜讯:公司主导的鼓式制动器行业标准已成功制定发布。在公司党支部书记黄俊看来,掌握行业话语权的背后,离不开公司“先人一步”、在数字化方面的大量投入。

黄俊介绍,企业在过程检测等环节组成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线,生产过程得到很好控制,每个生产零件进行打标、数字检测、记录贮存,有很好的质量追溯性,并对每个产品的性能和实际工况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行业标准的制定,离不开这些测试数据。”

尽管如此,企业在“智改数转”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比如,一些品类产品的智造化、数字化柔性生产还难以实现;再比如,投入大量资金的某类产品生命周期太短,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等。

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已经成为制造业“智改数转”过程中的突出难题。在江苏制造发力“智改数转”的当下,企业还有哪些“苦衷”,该如何破解这一“困局”?连日来,记者对省内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分类进行了调查。

企业“不愿、不敢、不能”转的原因何在?

所谓“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产业变革趋势,不断深化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打造提升信息化时代生存和发展能力,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过程。

制造企业“智改数转”已形成共识,但为何还会出现企业“不愿、不敢、不能”转的情况呢?

作为“智改数转”服务商,江苏东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解决方案。在企业品牌主管邹宝莹看来,对企业来说,建立全员认同的数字化愿景是实现“智改数转”的基础和关键。

“智能化、数字化意味着更精准、更透明、更规范,这对传统企业来说是种深层次的变革,所有流程明晰且可追溯,这势必会动到一些管理层或相关员工的利益。”邹宝莹坦言,在接洽企业时发现,部分企业员工对“转型”有顾虑,未将目光放长远。企业生产管理如果长期“漏洞百出”,最终影响的是企业竞争力,更易在市场沉浮中被淘汰出局。

除了企业“不愿转”,更多企业是“不会转”——不少企业如同文章开头的江苏恒力制动器集团一样,面临过“前期资金投入大,效果不明确”的瓶颈,还有很多企业内部观念难转变、不统一;企业内转型路径不清晰;关联企业对数字化认识不一致、难协调。

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企业,为制造企业提供转型方案。公司总经理时宗胜发现,在赋能电动工具行业和线缆行业、助力企业“智改数转”过程中,很多企业都遇到了转型方向不明确、实施路径不清晰、数字化转型没深度、库存资金占用严重等共性问题。

江苏中圣集团产业众多,业务模式各不相同,数字化转型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我们的制造板块是离散制造行业,制造过程标准化低,制造难度大,制造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项目过程控制特别艰难。”集团负责信息化的高管介绍,为此公司拟打造一套项目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化项目管控,来提升项目交期的准确率。

然而,在项目推动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项目管理覆盖面太广,涉及到经营、设计、工艺、采购、检验、制造等全业务环节,各基层业务部门对信息化认知层次差距较大,业务部门骨干人员较为繁忙,很难聚集起团队,同时,项目涉及多部门职责的交叉,协调沟通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集团启动“一把手工程”,由董事长牵头推动,项目才顺利上线。

事实上,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转”永逸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很多已经“转起来”的企业也面临着如何“继续转”“转得好”的拷问。数字技术水平低、缺乏有效的最新技术方案,数字人才缺口大、成本高等,都成为“可持续转型”的现实难题。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马从敏坦言,菲尼克斯在“智改数转”过程中,也面临过企业内部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智能制造的透明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公司从智能工厂整体规划入手,消除因为顶层规划不充分带来后期运营的各种浪费。不过,“智改数转”也面临新的难题。

“‘智改数转’强调IT(互联网技术)、OT(操作技术)及DT(数据技术)的融合。”马从敏指出,一方面IT、DT前沿技术及研究成果,须和企业的制造需求进行无缝对接、更好地结合和切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加强“政产学研金介用”的充分融合;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之根本依然是制造,强化基础制造能力尤其是制造工艺水平的提升,为智能制造的当务之急。而眼下,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仅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已不能满足数字化发展的需要,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横跨多领域、学习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复合型人才。

数据成为关键“卡点”。数据是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核心生产要素,然而,很多企业的数字治理能力尚待完善。

“数据打通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线。”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负责人蒋超直言,如今数据流是企业生存的血脉,是企业构建数字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打通企业各个环节留存数据,促进业务数据在企业各个环节的快速流动,以企业信息流引进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和技术流,需要做到三点:构建企业大数据中心,统筹规划企业数据资源;根据业务数据流动需求,加快企业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构建企业数据开发利用统一支撑平台,以数据应用创新推动业务创新变革。

现实是,很多企业做不到这三点。这是因为面对实现智能制造创新化的要求,很多企业有自身软肋,“比如盈利能力弱,需要精益管理来实现;产品附加值不高,需要创新,但企业暂时还没有创新能力。”

分层次“智转数改”,激活全产业链动能

步入徐工集团铲运机械车间,仿佛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数据海洋。电子屏上“星星点点”,实时滚动各类动态讯息,材料采购、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用户画像……整个生产链的流动和互联清晰可见。

“龙头企业的改造,尤其需要决心和毅力。”徐工集团铲运机械事业部智能制造经理徐辉感慨,对徐工这样的“庞然大物”而言,数字化、智能化不是增加几台机器臂,或锚定某个生产环节那么简单,必须是整体的、全过程式的“上云”,它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改造的设备、环节和部门非常多,需要整体筹划、持续投入。“转型”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前,徐工推出基于大数据的质量效率提升项目,利用工业数据“寻找”生产中的短板,并给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徐工设备的综合效率提升68%,在直产人员减少5%的情况下,产能增加30%,单台能耗降低10%。

龙头骨干企业体量大、牵涉多,“转身”更难,更需要“掌舵人”的魄力和决心。“集团产业众多,业务模式各不相同,数字化转型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当前公司业务迅速拓展,项目订单产量快速飙升,亟待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破解人力、设备等局限。”江苏中圣董事长郭宏新坦言,规模企业往往最先感受到市场趋势,“智改数转”对龙头骨干企业来说已经是必选题。

“发挥好龙头企业这个‘关键力量’,能示范引领、积极带动全省一大批企业‘加速上云’,涌进数字化大潮。”省工信厅综合规划处处长余雷表示,龙头骨干企业的“冲锋在前”,对那些不会转、不敢转的企业而言,起到鼓舞的作用,也提供了更多可参考、可借鉴的“智改数转”路径。

除了龙头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一大批中小企业既是产业链条“智改数转”的难点,也可以依靠“智改数转”化解制造业“成本高涨”“节能降耗”等难题,并“串联”上下游,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批中小企业已经蹚出了一条条可复制的路径。

自我诊断、巧借东风,才能避免盲目推进。作为传统的机械制造型企业,南京船配主要从事船用柴油机气阀的研究、制造与服务,在传统制造模式下,由于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生产成本高、产销脱节,企业无法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公司引进德国“工业4.0”概念,建立了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通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来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和小批量定制。

“我们没有生搬硬套,而是选择从自身需求出发,对整个业务流进行了全面梳理,客观评估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能力及覆盖面,包括网络通讯基础、已有的业务信息系统、产品工艺数字化、装备自动化能力、数据采集交互能力等,并对照精益生产管理的短板,进一步明确企业的核心需求和数字化转型方向。”南京船配总经理鲁宏说。

同样打造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数字模型和平台的还有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对现有数字车间的产品种类、产能、工艺等关键参数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新的工艺流程,缩短了零部件的周转时间,加快了生产节拍,同时成功降低能耗。企业负责人欣喜地对比了相关数据,在新的流程下,生产效率由之前12.9台/小时提高为17.5台/小时。针对生产中设备耗能建立数学模型,也从根本上解决设备耗能峰值问题,能源使用由建成前0.0186吨标煤/台降低为建成后0.0149吨标煤/台。

智能化、数字化不仅嵌入企业自身生产环节,还作为中小企业的“最强辅助”协助管理,精准判断上下游市场形势,为寻求“抱团”发展创造机遇。“去年,我们上线了智能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更将行业上下游业务连接起来,有效提高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分析能力。”蒋超感慨说,数字技术不仅为企业自身的战略和业务赋能,还将上下游企业“连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产销供融通协同发展。

从龙头企业到中小企业,一个个案例说明,要打通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实现制造产业链整体快速发展,仅仅依靠企业零散努力还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全产业链“智改数转”创新升级。只有全产业链的智能化、数字化,才能实现行业巨量的、稳定的供给。

“以需求为牵引,以产业链为纽带,江苏将加快培育、壮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队伍,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增强数字化转型支撑。”余雷表示,接下来,我省将重点遴选和储备数字化优秀解决方案,加快推动江苏制造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单位智能制造建设进程,到2024年底,建成重点产业链协作平台10个,构建协同创新的生态圈。

江苏智造再“加速”,扶持企业再“加码”

放眼未来,很多企业既有期待也有担忧。邹宝莹提到,企业上“云”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这一成本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不等,但却很难立竿见影地“变现”,很多企业由于担心承担风险,或急于得到成果,可能半途而废。

“当前传统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利润率并不高,会更加关注投资回报。”黄俊期待,江苏能建立“智改数转”顾问团、专家组,为制造企业转型改造给予专业指导,提供详细的转型规划以及有效的保障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投资“智改数转”的风险,提升转型效率。

面对企业的主观顾虑和技术落地等现实难题,我省已经在加速“破局”——

去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吹响了加速“智改数转”的号角,并明确提出了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实施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等10大工程。

未来如何推进工业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1月13日,2022年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区县行第一站就在张家港站启动了,省工信厅副厅长池宇在会上表示,我省将在全面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数字化技术与服务供给、加快培育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生态方面持续发力。

一系列新政策、新机制,成为打消企业顾虑、撬动企业“破局”的杠杆。

去年以来,全省金融业一方面聚焦重大项目、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挖企业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持续对接“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通金融堵点。

“我们为企业提供‘一户一策’综合金融服务,累计制定500多个服务方案,重点支持了双良、亨通等一大批优秀传统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江苏银行相关负责人说。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瞄准全省50条重点产业链,试点推出供应链产品“云链保理”业务,为企业“再发展”提供融资便利。苏州仕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此拿到一亿多元的贷款,顺利提升了资金周转率,在引进数字化流水线、建立企业“数据中心”等方面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江苏银保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制造业全口径融资余额超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200亿元,增幅11.22%。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江苏智造”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两化融合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最好抓手。”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南京分公司业务总监王庆余说。为了让数字化转型有“标”可循,尽管我省两化融合发展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但还要进一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辐射更多制造企业。

放眼全省各地,为企业上“云”赋能提速,不少园区已自发拓展业务内容,为企业“破局前行”助一臂之力。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推出“智改数转研修课程”,“希望用数字化的手段重塑传统经济中的瓶颈环节,提升企业发展韧性。”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杜丰说。常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万水表示,将联合常州市企业信息化协会,邀请各高校信息化领域专家,对有意向申报星级上云的企业,上门进行1对1辅导并出具诊断报告,继续根据不同层次企业实际需求提供“转型”帮助。

专家提醒,在江苏智造再“加速”、扶持政策再“加码”的过程中,“关键因素”依旧是企业的能动性,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战略,必须不断地进行文化和技术调整,才能取得持久的成功,这种调整不一定是革命性或颠覆性的,要警惕企业形成新的“路径依赖”。

这样的道理,企业同样明白。“我们的目标是在市场要求我们做出改变之前先主动适应变化,因为市场迟早会要求因势而变。”蒋超说,面对渐进式、增量式和迭代式的调整和进步,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文章来源:中国江苏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