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两家民营银行相继发布公告称,将停办营业网点柜面现金业务,集中资源投入线上渠道建设。
两家民营银行停办现金业务
1月28日,中关村银行发布公告称,经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备,该行将于2022年4月1日起停办现金收付业务,停办渠道包括营业网点柜面和ATM机自助渠道。
据公告,中关村银行停办现金收付业务后,客户可通过该行手机APP、营业网点办理除现金收付以外的其他各类业务;确需现金服务的,客户可通过该行转账至他行办理,该行免收转账手续费。
1月初,辽宁振兴银行也发布过类似公告,称为集中资源提升电子银行的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经主管人民银行批复,该行将于2022年3月1日起停办柜面现金存取款、零钱兑换、残损币兑换、自助设备存取款等现金业务。您也可以通过该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办理资金转账业务。
该行提到,如果客户持有该行借记卡,可继续在带有“银联”标识的他行ATM办理现金取款业务,也可以通过该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办理资金转账业务。
公告显示,两家银行停办银行网点现金业务的主要目的是节约线下业务成本,并集中资源投入到数字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其中,中关村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停办现金收付业务是因为“随着我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大线上业务发展力度,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辽宁振兴银行也表示,停办该业务的目的是“集中资源提升电子银行的服务能力”。
根据公开资料,北京中关村银行是北京市首家获批筹建的民营银行,注册资本40亿元,于2017年6月获批开业,也是全国首家专注服务科技创新的银行;辽宁振兴银行则是辽宁省首家民营银行,注册资本20亿元,于2017年9月获批开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一位民营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大部分民营银行来说,留着柜台、柜员、现金押送等,这些成本可能远远高于现金业务,“现金押运费用可能都比押运的现金多。”
“银行业务离柜是大趋势,民营银行更加明显。在‘一行一点’约束下,大部分民营银行设立之初就没有把网点作为经营的重点,仅仅只是一个形象展示作用,毕竟还有部分客户认为只有看到公司实体才放心和你发生业务往来,所以是否留存网点也不仅仅只考虑成本效益问题。”另一位民营银行人士对记者称,从公告来看这两家银行还没有完全放弃网点,除了现金存取款外,贷款等业务还可以继续在网点办理。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3708.72亿笔,同比增长14.59%;离柜交易总额达2308.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8%;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为90.88%。
上述民营银行人士称,从行业了解来看,大部分民营银行个人业务几乎100%通过电子渠道进行,仅有少部分对公业务在网点。
“很多民营银行原来做了一些线下对公、零售业务,后来基本上往线上零售业务方向转型,因为由一个网点、几百人去做大对公业务是很难的。所以民营银行想发展、想获客,只能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借用外部合作等资源,通过产品、通过体验来服务客户。”中关村银行行长杨新军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
业绩分化下民营银行谋转型
2020年下半年以来,监管部门通过窗口指导、发布相关文件等方式,压降城、农商行等地方性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异地揽存、揽贷的空间。目前来看,没有在监管备案、没有获得互联网资质的民营银行是比照城商行进行监管。
随着监管政策的影响逐渐彰显,多数民营银行“扩表”步伐放缓,还有一些民营银行已出现“缩表”危机。例如,三湘银行近期披露,该行2021年末总资产583.62亿元,2020年末该指标为570.70亿元;一般性存款余额426.64亿元,2020年末该指标为409.80亿元,资产与存款规模增速较往年大幅放缓。
此外,截至2021年6月末,曾通过头部互联网金融平台大量揽储的华通银行总资产较年初减少58.1亿元,同比下降25.7%,存款余额下降31.20%,贷款余额下降17.14%;及至2021年9月末,该行存款余额略有回升,但贷款余额进一步环比减少16.85%。
还有一些民营银行资产增速放缓,但未受到明显影响。例如众邦银行,截至2021年末,该行总资产为871.67亿元,同比增长20.30%;总负债为824.48亿元,同比增长21.31%。该行去年的资产负债规模增速较其2020年超70%的“扩表”速度来说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增速。
事实上,目前各地方监管对民营银行异地展业行为的执行程度不一,许多民营银行仍在全国范围展业。
“现在很多民营银行都在和监管沟通,一方面是对异地展业的监管程度,另一方面也有民营银行在申请备案为互联网银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只有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亿联银行4家民营银行获得了可以全国展业的互联网资质。
但据了解,要获得互联网资质难度较大,既要引入互联网背景的股东,加强互联网基因,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目前为止还没有民营银行传出“好消息”。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券商中国、公司公告、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