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点燃了冬季冰雪运动的热情,地处江南的长三角,也愈发感受到“白色经济”的魅力。
冰雪旅游消费旺
长三角正成为冰雪旅游消费的主要客源之一。
《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2)》显示,2021年至2022年冰雪季,长三角最受欢迎的景区中,桐庐生仙里国际滑雪场、大明山景区、无锡融创雪世界榜上有名,这三个景区都设有滑雪场,侧面反映出了以滑雪为主要娱乐形式的冰雪旅游在长三角地区的热度。
“北京冬奥会就像一剂催化剂,点燃了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CIC灼识咨询合伙人冯彦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大众消费能力逐渐上升,加之国家政策扶持,冰雪运动的参与人数不断壮大。”
以上海为例,2021年,上海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次达到280万,相比2017年同比增加了近360%。据悉,目前,全球在建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冰雪之星”即将在上海完工,总建筑面积约22.7万平方米,其室内滑雪场面积是全球现有最大室内滑雪场的3倍之多。届时,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只需前往上海临港,便能享受到世界一流的冰雪娱乐体验。
“从旅游的角度看,目前已进入休闲度假为主导的时代。消费者已不像以往那样一路赛跑似的观光旅游,而是慢下来。”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慢旅游的特点就是注重体验、感受和休闲,冰雪运动正具备这样的特质,因而对中国文旅市场发展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
“可以说,未来休闲为主导的文旅产业潜力非常大,无论是旅游产业,还是相关消费产业,都有望实现大规模发展。”宋丁表示,“冬奥会的举办,更极大地提振了中国的冰雪产业发展。同时,相关政策导向也非常明确,产业前景值得看好。”
“以滑雪运动为例,其所带来的畅快感和刺激感,让这项运动能构建一套以滑雪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冯彦娇指出,“未来,随着滑雪文化的进一步普及,滑雪场将与休闲娱乐等产业联动,形成以滑雪运动为核心的综合文旅度假村,成为文旅产业新增量。”
冰雪产业链扩容
《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推动冰雪旅游形成较为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较为均衡的产业结构,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和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
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韧性冰雪》报告显示,户外、滑雪、冲浪、潜水、滑板等运动项目正俘获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喜好,也带动功能性更强的相关品牌陆续增设门店。很多此前通过买手店或集合店出现在中国市场的品牌,近两年开店速度明显加快,陆续进驻购物中心开出独立实体门店。
对此,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主管简可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上述计划为冰雪运动及滑雪度假产业带来巨大机遇,有望成为未来消费增长亮点。更多消费者领略户外运动与大自然极致魅力,必将促使更多业主思考如何提升竞争力,以与国际知名滑雪胜地一较高下。
冯彦娇认为,在冰雪运动需求爆发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冰雪装备也将迎来消费热潮。
“冰雪装备主要可以分为冰雪场地装备和个人冰雪装备。典型冰雪场地装备包含压雪车、造雪机、索道、魔毯等,而个人冰雪装备主要包含雪板、雪服、头盔、雪镜等”。冯彦娇分析称,“整体来看,外国品牌起步早、技术优良、大众认可度也更高,而中国冰雪装备企业多为OEM企业,以提供代工服务为主。但借冬奥会的契机,曾经由国外品牌主导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如魔毯、架空索道等冰雪场地装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个人冰雪装备方面,国产厂商也借助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势,以质优价廉的产品让消费者‘始于价格,陷于产品,忠于品牌’,抢占市场份额。这一国产化趋势将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宋丁也认为,冰雪运动必然会带来强大的消费力和消费人群,而与该产业相配套的大量装备产业就得跟上步伐并满足需求,“大量装备产业导入以支撑消费市场,将给很多投资者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从体育用品到场馆建设,对很多沪苏浙皖企业而言,参与北京冬奥会也是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的机会。
复星旅文董事长兼CEO钱建农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冬奥会的举办,无疑会带动整个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
“冬奥会效应只是一个开始,预计到2025年,国内冰雪产业规模会突破万亿。”钱建农进一步指出,“预计未来2-3年,我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次会超过5亿。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果能抓住冰雪产业的发展机遇,所带来的溢出效应非常大。”
“我们的太仓复游城是目前在长三角最重要的项目,未来也是标杆项目之一。”钱建农介绍,复游城·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是以阿尔卑斯为主题的度假目的地,把阿尔卑斯最核心的五大自然元素——“雪山、湖泊、山谷、森林、村庄”以及生活方式带到度假区的体验中,为长三角的都市客群提供一个城市之外的微度假目的地。
“早在几年前,冰雪产业投资热潮已经显现。”钱建农强调,目前冰雪产业链投资整体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主要围绕雪场、住宿、餐饮等环节,未来将吸引资本进入,并涌现出更多的国产自主品牌。而冰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加强企业对优质冰雪产品的供给引导,“优质的供给可以创造更多需求”。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