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好实用:如果没有被误读的话》
(土)丹尼·罗德里克著
刘波译
【资料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6月出版
土耳其经济学家、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在其所著的《经济学好实用:如果没有被误读的话》一书中,主要探讨了经济学研究为何注定需要依据模型来进行分析,以及这种路径选择所可能导致的误用和错谬。
模型让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
经济学包含各种模型,经济学家通常需要设定模型来尽可能地还原真实世界具体情境的运作方式、特征和规律,以提高模型与现实世界的拟合程度。由于现实世界具有灵活性,又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所以经济学模型无论如何拟合,都必须对真实世界进行简化,不可能设定与之1:1完全细化的模型。
比如,我们驾车出行,所看到的地图无论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本的,都必然是对城市或地区状况高度简化的缩略版本,不可能出现那种与真实地区同等大小、不省略任何要素的地图。作者认为,模型的简单化、形式化和对许多现实的忽略,恰好是其价值所在,这些是模型的特征而非缺陷。也就是说,如果模型反映了部分现实,这就是有用的,前提是方向正确,提取的信息没有失真。
建立经济学模型,乃至应用经济学思想在其他学科领域建立模型,都需要设定一个虚拟化、简单化的体系,旨在提取分析对象的要素,研究变化、原因、后果及其联动机制。在医学领域也同样是如此,比如医生研究呼吸系统所使用的模型,就只显示肺的细节,而忽略身体的其他部位。
经济和社会政策也常常需要根据简要模型来设定。比如,设置最低工资究竟是促进就业,还是降低就业,就需要借助模型分析得出因果机制,寻求正确答案。
作者在书中指出,模型让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经济学面对的是相当复杂的真实世界,经济学家借助模型加深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但必须保持足够的谦逊,“经济学家经常误入歧途,就是因为他们以为他们也是半个物理学家或数学家”。
需要优化而不是彻底放弃
经济学分析以及政策研究领域经常出现的争论,其实就是围绕模型的关键假设是否明显违反事实,或者是否舍弃了更重要的事实因素,存在误导性。对此,合理的回应应当是基于更合适的假设构建其他模型,而不是彻底放弃模型。
经济学家对经济学最根本问题的理解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最初,专家们研究的是完全竞争市场,这是由所谓理性经济人构成的。但是,这个假设与现实的经济世界不相吻合。尽管依托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学说并非毫无价值,但是用于经济政策就会出现显著的缺陷。因此,后来的经济学家开始越来越多地探讨不完全竞争市场,发掘其中的重要因素,引入了很多新的课题、子领域,包括信息不对称和行为经济学等。然而,这不仅没有破除过去的经济学模型,而且使之边界更为拓展,经济学模型也变得更为复杂并且更具解释力。
自20世纪后期以来,经济学的研究开始趋向复杂化、多样化,这也使得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经常围绕公共政策展开争辩。比如,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得当等。尽管很多经济学家都批评过产业政策,认为发达国家并不存在产业政策这回事。但是作者认为,多年来的经济学研究逐渐澄清,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环境中,产业政策确实有其合理性,因为如果只依赖市场力量的话,这些国家的现代企业和产业达不到成长的预期规模。而且,执行产业政策也完全可以与竞争性政策相容,也就是政府可以像西方国家的风险投资公司那样,鼓励新兴产业中的强者胜出。
当经济学上升成为公共政策,以及当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展开援助、指导制定发展政策时,就会引发更为激烈的争论,这时就更有赖于经济学模型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有赖于很多因素,其中既包括参与政策制定的经济学家们考虑到的一些因素,比如人力资本、宏观经济、贸易和资本开放、营商成本、产权保护等,也包括经济学家可能忽视的因素,比如足够的基础设施投资等。而经济学家们哪怕意识到了上述因素,若要将其全部纳入一揽子政策,组建出一个所谓的增长模型,还存在可行与否、可担负与否,以及各项政策的优先排序等问题。
同时,如果经济学模型在规划时就存在缺陷,那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作者在书中举例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国家就曾经历过一轮市场自由化改革热潮,当时的经济学家们认为只要这些国家放开价格、打破市场限制,就能很快有效运转市场,促成资源高效配置。然而,他们忽视了其规划的模型存在缺陷,即没有考虑到上述国家当时并不存在社会、法律与政治制度稳定健全运行的这个前置条件。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曾令大多数经济学家感到惊讶,这场危机也促使经济学界对经济学及其模型展开反思。作者认为,在危机爆发之前,大多数经济学家自觉地采纳了“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模型,忽视了关于泡沫和其他金融市场病理的模型。换言之,当时的经济学家以及部分公共部门的决策者偏好于某一类模型,迷信市场效率,相信金融创新可以改善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而没有在防控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之间找到正确的平衡。
对此,作者认为,选择经济学模型,尤其是将之作为指导公共政策的基础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验证模型的关键假设,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现实情况;第二,确认模型所假设的机制确实在现实中运行;第三,确认模型的直接含义是符合现实的;第四,验证模型的副产品是否与现实观察结果相符。
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使用经济学模型来检验理论假设、学说和观点,并不断加深对模型和数值分析的依赖。最近十多年里,行为经济学者提出了经济学模型在思维模式和方法上的缺陷,甚至认为经济学模型分析方法是最终导致经济问题升级,引发经济危机的“祸首”。作者则在本书中较好地回应了这类批评,理性平实地讨论了经济学模型的应有作用,也诚恳地检视了模型迷信和依赖的危害。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