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湖北省政府发布《纾解全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增强全省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引导更多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着力纾解融资难融资贵突出问题。《措施》从“大力拓宽融资渠道,纾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降低融资成本,纾解企业融资贵问题”“增强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合力作用”“加强组织保障”四方面提出24条具体举措。
减少“抵押难”烦恼
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将不再为“抵押难”烦恼,更加容易从金融机构获得无抵押纯信用贷款。《措施》要求降低企业获贷门槛,各金融机构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入挖掘整合内部信息,加强与征信、税务、市场监管等外部信用信息平台对接,持续提升信用贷款额度,丰富线上金融产品。我省还推出“楚天贷款码”,对接全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平台,实现中小微企业线上扫码进行企业信用信息、金融惠企政策和银行产品服务一站式查询,为银企融资搭建线上对接“绿色通道”。
贷款难,更难的是首次贷款。《措施》提出,2021-2023年内,全省拓展首贷户40万户,累计发放首次贷款4000亿元。有关部门将定期梳理全省尚未获得贷款支持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名单,组织金融机构摸排融资需求,加大对信用良好、经营正常无贷户的融资支持力度,大型银行和地方法人银行要将首贷户占比纳入内部绩效考核。我省对金融机构当年新发放的普惠小微首次贷款,按实际发放贷款额度的0.5‰对经办金融机构予以财政资金奖励。
重点产业链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将批量获贷。《措施》提出,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围绕全省10大农业主导产业链和16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持续推行“重点产业链金融链长制”,促进金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保障产业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实现链上企业批量授信。
同时,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对中小微企业的增信功能。进一步推广“再担园区贷”“科创贷”“新农直通贷”等产品和批量担保业务模式,力争2021年新型政银担在保余额突破300亿元,2022-2023年新型政银担业务同比增幅超过20%。
确保今年平均利率低于上年
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措施》提出,促进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确保2021年全省中小微企业平均贷款利率低于上年水平。
筹集高息“过桥”资金,是增加中小微企业财务负担的一个重要方面。未来,更多的惬意享受无还本续贷政策,无需为资金“过桥”发愁。《措施》要求,各金融机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全面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综合运用年审制贷款、循环贷款、随借随还、分期偿还本金等方式提升企业用款便利度,进一步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
我省将持续加大货币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力度。2021年全省再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260亿元,利用再贷款资金发放的贷款利率不高于5.5%。财政对符合政策条件的金融机构给予奖补,对符合政策条件的贷款给予贴息,进一步调动地方法人银行综合运用政策资金和自有资金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的积极性。
为保障《措施》落到实处,我省建立地区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成效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金融生态环境评估等,作为地区经济发展考核,以及选择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参考。同时,建立金融机构服务评价机制,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情况、重点举措落实情况、体制机制建设情况、产品及服务创新情况等开展多维度综合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到信贷政策导向评估、综合评价、监管评级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