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日-3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举行。11月2日晚上举行的是21世纪亚洲青年金融家夜话,主题为“2022年债市展望:风险与机遇”,夜话由上海贵酒首席赞助。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厚夜话上表示,明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需发力稳增长,因此预计明年赤字率不会低于3%。

赤字率是较为关键的财政政策指标,其等于赤字除以GDP,一般以3%作为警戒线。长期以来中国赤字率一直低于3%,但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赤字率首度突破3%达到3.6%,2021年虽然有所回落,但赤字率仍高于3%,为3.2%。

此次论坛上,赵全厚还分享了他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趋势的看法。赵全厚认为,现在地方政府性债务分类管理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而随着隐性债务逐步化解(比如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地方政府性债务正进入合并监管的过程。

所谓债务分类管理是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为法定债务、隐性债务、运行风险三类:

法定政府债务是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截至今年9月末其余额为28.9万亿;

隐性债务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一些市场机构测算,隐性债务规模大约在40万亿左右;

运行风险会产生债务,通过挤压“三保”、养老金支付不足、中长期支出事项给付不力容易滋生债务问题,但不属于投资性债务。

赵全厚表示,未来应加强合并监管的理念。合并监管的目的在于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和规制地方政府再融资行为,有序推进隐性债化解和必要的显性化,有序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

在赵全厚看来,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分类管理和合并监管要考虑以下几个目标要求:

一是把握好法定债务限额机制,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确定机制,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健全新增隐性债务发现机制。

二是完善以债务率为主的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债务与项目资产、收益相对应的制度,综合评估政府偿债能力。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结果应用,有效前移风险防控关口。打通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全链条,促进形成市场化融资的自律约束机制。

三是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防范处置风险。

“融资平台的转型与城投债有很大的关联性。融资平台转型完成、债务化解以后,城投债就不属于地方政府性债务范畴,这个时候城投债打破刚兑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赵全厚称。

四是必要时适时调整政府债务关系,重塑地方债融资举债格局。

“‘十四五’期间是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重塑的时期。按照目前每年新增4万亿地方债的规模计算,到2023年以后,地方政府的债务率将超过120%的上限。这时债务合并监管空间有多大,将是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赵全厚表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