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市场预期,元旦前“降息”并不让人意外。12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至3.8%;5年期以上LPR为4.65%。其中,1年期LPR是时隔20个月再次下调,市场总结是“非对称式降息”。

之所以只降1年期而未降5年期LPR,综合市场机构分析来看,原因明确:今年已有两次降准,加上存款定价机制调整等因素,均为LPR下调提供空间;同时,考虑到“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影响中长期贷款利率的5年期LPR并未调整。

LPR已成为人民银行利率体系的核心之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率产品定价的基准利率,银行发放的贷款利率等于“LPR报价+点差”,LPR变动将会直接影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广发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倪军表示,短端、长端非对称降息兼顾了稳定政策预期和维护银行息差的平衡,但后续单方面持续压降银行资产端利率的可能性较低,央行更多会通过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引导银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从“降息”目的看,此次LPR调降是为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下调贷款利率,为明年“稳增长”蓄力,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对于银行业,这样的“非对称式降息”会对机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多数券商机构认为,1年期LPR下调5BP对银行净息差影响较小。

中金公司分析师林英奇等20日最新发布的报告测算,1年期LPR下调5BP对银行净息差影响大约0.7BP,相当于净利润的0.7%,直接影响较小。其中,邮储、招行、平安等银行由于资产端结构因素,影响又小于同业。另外,综合考虑12月降准置换MLF对净利息收入的贡献,明年银行息差能够基本保持稳定。

国盛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婷婷认为,1年期LPR下调5BP,综合考虑各银行的贷款期限、重定价节奏,以及降准、存款自律机制红利释放等因素后,贷款收益率首先将会受影响、下降3BP,这将对息差造成负面影响约2BP;考虑到12月15日降准落地将提升息差1BP,二者对冲为下降1BP;未来1年存款自律机制改革红利释放预计将提升息差3BP;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测算2022年银行息差将提升2BP。

净息差是反映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在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等因素影响下,银行净息差普遍持续收窄,已是全行业面临的趋势性挑战。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41家上市银行净息差平均水平为2.16%(算数平均),较上年同期收窄3BP。因此,着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努力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是今年以来诸多银行应对息差收窄的必然之举。

市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相比净息差压力,信用成本对银行业的影响更大。中金公司的报告认为,信用成本支出是现阶段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目前影响银行估值的核心要素是经济预期以及对资产质量的担忧,宽信用有助于修正预期和提振情绪,净息差小幅波动对现阶段银行业绩影响较小。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