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三次会议1月10日以现场+视频的形式在北京召开。协会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钢材供需基本平衡,为下游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其中,前11个月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17亿元,同比增长86.46%,创历史最好水平。预计2022年钢需求总量将有望与2021年基本持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和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透露,2022年将一以贯之地严禁钢铁新増产能、巩固提升去产能成果,进一步优化结构、支持创新、鼓励兼并重组,进一步推动钢铁行业加强环保、降低能耗、提升绿色低碳水平,进一步维护供需平衡、促进钢铁行业平稳运行,为钢铁行业实现低碳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钢需求总量将有望与2021年基本持平
根据报告,总体来看,2021年全年钢材供需基本平衡,为下游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进出口情况看,随着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的调整,下半年钢材出口呈逐月量减价升、出口均价高于进口均价的态势。前11个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187.5万吨,同比增长26.7%;进口钢材1326.7万吨,同比下降29.6%。自8月份起,钢材出口价格连续4个月高于进口价格,表明我国钢材进出口结构在持续优化。
从经营业绩看,钢铁行业通过挖潜增效,努力克服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的困难,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会员钢铁企业积极挖潜降本、提质增效,前11个月,实现营业收入63362亿元,同比增长36.25%;利润总额3517亿元,同比增长86.46%,创历史最好水平。
从绿色发展看,“双碳”目标引领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钢铁企业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截至去年底已有34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公示,其中23家完成全过程改造并公示,钢产能约1.41亿吨;11家企业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进展情况公示,钢产能约8400万吨;此外,有61家企业正在进行公示前专家审核和企业整改。
报告认为,从市场需求看,今年钢铁需求基本保持在去年水平,其中房地产行业受“房住不炒”及“三道红线”等政策因素影响面临下行压力,但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将明显回升;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政策引领下,制造业将保持繁荣态势。钢需求总量将有望与2021年基本持平。
多个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文件将出台
工信部原材料司一级巡视员吕桂新透露,近期《“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已经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后续也将陆续出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表示,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严禁新增钢铁产能。要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严格落实产能置换、项目备案、土地、环保、能耗、安全等规定,坚决杜绝新增产能等违法违规行为。对钢铁产能违法违规问题始终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
二是切实维护钢铁行业平稳运行。要认真总结钢铁行业2021年维护供需平衡的经验,完善供给侧管理,合理安排生产节奏,切实维护供需动态平衡。要优化钢材出口结构。
三是鼓励兼并重组。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决打破市场分割、地区封锁,营造兼并重组有利环境。尊重企业主体地位,由企业自主决策。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和发展导向。
四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要进一步增强对环保、节能、低碳改造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对标对表新要求,加大实施力度。要注重科技研发,着力打通工艺技术卡点和装备堵点,加强成果转化应用。
五是加大国内铁矿开采。要继续支持国内铁矿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和综合利用,支持在产矿山资源接续建设,多措并举建立健全国内铁矿石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国内矿山可持续发展能力。
铁矿石资源保障问题仍然是首要问题
吕桂新表示,铁矿石资源保障问题仍然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安全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对外依存度高,议价能力弱的根本性问题没有改变,铁矿石价格再次大幅上涨的风险依然存在。
“今年将制定《铁矿行业规范条件》,推动国内铁矿山产能、规模、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提高铁矿石自主保障能力。”吕桂新说。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一级巡视员、副司长吴险峰介绍,据初步统计,“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有2.1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产能置换,且在建项目中重点区域94%粗钢产能仍采用长流程炼钢工艺,与国家鼓励的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政策相悖,为我国“十四五”末短流程电炉钢比例提升到15%以上增加了难度。这些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高碳锁定,进一步加剧我国铁矿石进口依赖。长流程钢铁也要进一步在能源、产业链、运输等结构优化上做文章。
吕桂新也表示,煤炭电力保障仍然是影响钢铁行业生产运行重要因素,环保治理、能耗“双控”仍将是钢铁行业发展的硬要求。特别是钢铁行业是碳排放最大的行业之一,绿色低碳发展将是钢铁行业未来必须持续推进的重点任务。
吴险峰表示,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指导帮扶力度,研究出台综合性的政策措施,通过正向激励促进企业实施减污降碳技术创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