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提交多份提案,涉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以及京津冀冰雪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连玉明认为,把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京津冀产业协同桥头堡,重点要在三个“新”上求突破。他提到,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是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核心是产业协同。要按照“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思路,进一步放大北三县的区位优势,使其真正成为城市副中心的发展腹地,整体布局分工合理、上下游衔接的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形成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空间。
连玉明建议,探索建立临空科创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构建协同创新发展共同体。
具体举措包括,一是优化协同创新政策。用好用足“两区”政策红利,探索建立首都双临空经济区创新政策共享机制。二是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探索首都临空经济区与北京大兴、顺义两区,与河北廊坊、天津武清之间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通过建立总部-生产基地、园区共建、整体搬迁等方式,推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物流配送等环节的协同联动,实现产业链的协同。三是构建协同创新载体。要充分利用临空经济区、自贸区等国家级示范区、试验区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优势,在京津冀区域内实现临空科创资源整合与临空科创平台布局。
“应创新利用奥运遗产,持续放大奥运效应,后冬奥时期要把冰雪产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大动能。”连玉明说。
他提出,让冰雪运动“火”起来,成为京津冀冰雪消费新时尚;让冰雪产业“链”起来,形成京津冀产业协同新支撑;让冰雪产业“链”起来,形成京津冀产业协同新支撑。
比如,冰雪产业要成为京津冀产业协同的一个重要支撑,必须在全产业链和高价值端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按照京津冀三地功能及优势,加快布局以冰雪体育运动、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旅游、冰雪人才培训、冰雪文化为核心的冰雪全产业链,实行差异化、融合化、协同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冰雪产业结构性转型,以冰雪产业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研发支撑体系,占领产业价值链高端。特别是要让过去依赖进口的高端尖端冰雪器材装备实现自主研发,不断提升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水平。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