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8.8%,较2021年末增加1.4个百分点。金融是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上半年制造业贷款新增3.3万亿元,增量为去年同期的1.9倍。

近期,上海证券报在调研中了解到,银行业正在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对纳入名单和项目库的企业提供差异化支持政策,同时积极创新产品服务,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资料图】

政策引导信贷投放

政策持续发力,引导信贷资源精准投向制造业。今年上半年,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出18.5个百分点。

多地引导银行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在浙江,截至2021年末的制造业贷款余额为3.2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今年3月,浙江银保监局提出2022年力争实现全省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超2000亿元。在广东,广东银保监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上半年制造业贷款突破2万亿元,截至6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为全辖区各项贷款增速的2.5倍。

近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银行机构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重点支持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高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据悉,银行业正在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加大支持力度,已着手建立重点名单、项目库,提供差异化支持政策,加大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杭州银行透露,该行在二季度加大制造业投放力度,制造业贷款占比进一步提高。下半年将聚焦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客户,针对优质“腰部”制造业客户发起专项攻坚营销拓客计划。农业银行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力度,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1.1万亿元,年增量超2500亿元,增速近30%。

产品服务创新迭出

供应链是制造业的生命线,银行全力以赴确保企业“不断链”。如今,制造业对供应链金融愈加重视,这是因为核心企业的授信额度较为充裕,借助供应链金融,能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传导至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并为其增信,有利于提升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效率,也能起到稳定供应链的作用。

这对银行的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供应链金融要依托制造业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运用应收账款、存货与仓单质押融资等方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优化升级“中银智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截至5月末,为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的融资余额超1.8万亿元,同时也为供应链核心及上下游企业提供超9600亿元的贸易融资和票据融资支持。

过去,科创企业往往因“轻资产、重智产”而无法获得抵押贷款,如今,银行通过推广知识产权质押、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等融资模式,使得科创企业融资难的情形得到改善。

“很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科创企业都置身于产业链供应链中,需要银行提供多元化、综合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们通过对企业的风险和金融服务需求进行分析,定制服务方案。”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已同21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企业开展信贷合作,授信余额超400亿元。

金融科技手段助力风控

受多重因素影响,银行风控部门的授信审批较以往更加严格。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机构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密切跟踪贷款流向,同时利用多种手段对制造业不良贷款进行处置,避免行业风险在金融系统内积聚。

如何在“宽信贷”和“控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已是当务之急。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银行要在防范风险前提下改进和创新对制造业的支持和服务,深度应用金融科技,加强数据和信息共享。同时,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加大对制造业企业信息收集和风险识别、监测,以此提高产品匹配的精准度和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