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这个春天,最让人喜闻乐见的,莫过于久违的“烟火气”再次弥散于大江南北。

街头巷尾、餐馆商超、公园景点、影院剧院等,各大消费场所人头攒动、络绎不绝,酒店、机票、火车票等甚至“一票难求”。作为经济复苏的“晴雨表”,线下消费的热闹景象无疑传递出经济企稳回升的好兆头。

这一派热闹非凡,“叫好”的同时究竟是否“叫座”?人们真正掏钱买单的意愿如何?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70409亿元,增长5.0%。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多个数据显示,线下实体零售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如,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7%,较去年全年低4.5个百分点。这个比重降低,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线下消费强势复苏,部分线上消费转移至线下。此外,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中,便利店、专业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0%和3.6%。

当然,过去这两个月出现的消费“小阳春”,一定程度上也受国家多举措的消费刺激,以及春节假期的影响。中长期来看,这种局面能否继续维持,消费引擎是否真的已经被“点燃”,还有待观望。

因此,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提信心促消费,被摆在了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C位”。如何提振消费?相比发放消费券、给补贴等粗放的刺激方式,基于深入研究之上的、精细化地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显得更为有效。

具体来看,促进消费要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着手。需求端来看,消费者的“钱袋子”无疑决定了购买意愿和购买力,最直接有力的就是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当然,在经济仍在缓慢回升的阶段,提高居民收入并非一蹴而就,但从侧面逐步完善居民生活福利,如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若能得到较好保障,那么居民也就可以减少许多后顾之忧,更敢于消费了。

事实上,无论是社会保障还是居民收入的“进阶”,都将是一个“缓慢爬坡”的过程。而着力从供给侧切入,提高市场供给水平,从而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创造和培育消费需求,成了企业界人士或行业专家的一致共识。而提高市场供给水平,则应从消费结构、地域、人群、品类、环境等多方面着手分析,如有券商研究报告指出,从去年疫情管控措施优化以后,国内消费市场出现了以下特点:第一,结构上,服务性消费增长明显高于商品性消费;第二,区域上,异地消费、低线市场、返乡消费明显反弹;第三,品类上,品质生活类消费为主旋律,运动健身、宠物表现较优。

当前消费市场不能简单地判断为“好”还是“不好”,结构性需求和机会越发凸显,虽然市场普遍认为,悲观预期已经筑底,居民消费意愿释放潜力很大,但与此同时,经历了三年疫情,居民消费也变得越发理性,“需要买”和“想要买”之间的界限越发清晰,因此,只有“抽丝剥茧”地研究消费结构、人群心理和消费趋势,才能更加针对性地制定和出台有力措施,更加高效地提振消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