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当下出现的新一轮芯片产能荒和芯片价格上涨态势正束缚着汽车产业的回暖。
“当前挑战最大的是供应链,尤其是微控制器芯片(MCU),从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马斯克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中坦言。
这必然与汽车业近一年来出乎意料的回暖有关。根据中国乘联会最新的数据,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18.5万辆,同比增长177.2%,环比4月增长17.4%。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9.6万辆,环比4月增长6.7%,同比增长174.2%,呈现强势增长的良好态势。
从各大企业最新的季报、月报来看,产销量也都有较好表现。上汽集团5月汽车产量39.26万辆,前5月汽车总产量201.19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2.75%;5月汽车销量40.67 万辆,前5月汽车总销量196.87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5.42%。特斯拉5月的批发销量为33463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2%,环比增长近30%。小鹏汽车5月累计交付量5686台,较去年同期大增483%……
从短期来看,虽然各类厂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缺芯片的问题,但销量上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减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公开表示,芯片的影响既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显性的是大家看到各汽车企业的短期停产,实际上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的节奏。隐性的是销量数据,从今年前4月的生产情况来看,整体是向好的,市场情况比2019年同期还要好一些,本身市场的增长也带来了需求的增加。
事实上,为了应对“芯荒”,一些汽车厂商早在今年年初就投身到了“抢芯”大战中。某些汽车厂商高管年初开始就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扫货”,和芯片供应商谈有关供应的问题,甚至有的还轮流在芯片制造商门口蹲点,以便抢先拿到芯片。
根据《中国贸易报》记者的观察,汽车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导,尤其是近年来,消费者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的追求正变得越来越高,而汽车的“智能化”更激增了汽车业对芯片的需求,例如,汽车电子设备占据了汽车整车零部件的大多数。从驾驶员指令输入转化、车辆自身行驶状况的判断、车辆对路况的分析等,到信息娱乐系统中的人机交互系统、变速器控制等,都离不开芯片。一辆传统燃油车所需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数量大约在70个至150个左右,而智能汽车的ECU数量已经达到300个以上。未来汽车对ECU的需求会进一步提高,这决定了汽车行业对芯片半导体行业产能的高度依赖仍将持续下去。
对于此次“缺芯”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芯片工厂产能下降,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居家办公模式普及,使得家用消费级芯片需求大涨,芯片制造行业在逐渐恢复生产后将主要产能放在了利润率更高的消费级芯片上。此外,去年受疫情冲击,汽车行业大幅减产,各国车企取消了大量订单。但下半年随着疫情缓解,全球汽车市场复苏超过预期,各大车企开始迅速增产,车企和供货商普遍面临备货不足的局面。
除了市场供需错判的原因,各大芯片生产厂商今年以来接连出现“天灾”。今年2月,美国半导体重镇得克萨斯州遭遇罕见暴雪,导致天然气管道被冻结,全州大面积停电,电力供应紧张,造成了产能下降。3月底,全球第三大汽车芯片厂日本瑞萨突发大火,直接导致工厂临时停产。6月,马来西亚进行的防疫管控给芯片生产需要的多种被动器件产能带来冲击。
受芯片短缺影响,不少车企已出现批发销量大于生产的倒挂现象。上汽集团表示,受全球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影响,近期上汽出现整车批发销量落后于零售销量,批发销量较低主要来自产量的传导这一现象。预计从第三季度开始,芯片短缺情况将逐步缓解,上汽将加快生产节奏,推动整车批发销量大幅回补。
不过,由于芯片从设计到生产周期长,目前新增加的企业还解决不了短期内的芯片供应的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表示,“从现在协会摸底的情况来看,二季度芯片短缺问题比一季度严重,应该说超出了去年年底协会的预估。”
长期来看,“缺芯”将持续限制汽车产能的释放,汽车业将延续供不应求的局面。不过根据业内人士的透露,全球芯片行业产能已向汽车倾斜,部分晶圆代工企业车规级产品的产能已陆续释放,周期性问题随着时间推进逐渐消化,乐观预计汽车芯片短缺情况将在下半年有所缓解,2022年年中有望恢复正常。(记者 张伟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