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品迭代迅速,全新亮相的车型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近四成,且这些车型在智能化领域有着更优秀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为保障越来越智能的新能源汽车上路“顺畅”,包括充换电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开启新一轮高速增长,同时,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化、低碳化升级也迎来新机遇。

众所周知,随着理想、蔚来、小鹏等新造车企业及百度、小米、恒大等跨界力量涌入,越来越多汽车品牌进入新能源赛道,使得新能源汽车之间、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之间的竞争加剧。为抢占市场制高点,越来越多汽车品牌将更多资源投入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具有差异化、先发优势的领域,这在引入新兴技术的同时,将有利于规避质量问题,把握制胜新赛道的机会。

其实,为支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功能发挥,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在“补短板”,但始终未及预期。究其根本,运营商普遍亏损,难以支撑基础设施良性发展是主因。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必须加快创新,从过去单一的补能服务向设备运维、大数据价值挖掘等增值服务升级,支撑运营商收入多元化。

然而,要实现这些增值服务,需要在基础设施数量增加、服务网络不断完善的同时,与车辆匹配的智能化等升级亦不可或缺,如增加蓝牙充电功能可实现桩和手机配对,增设远程控制功能可实现错峰充电等,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客户体验,还将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如蔚来汽车加快布局的第二代换电站,具有自动停泊、自动换电等功能,换电时间仅需4分30秒,换电效率大幅提升,未来有望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运营,而此前的一代站换电时需将车辆举升到一定高度才能完成,操作过程具有一定危险性。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在各行各业落地,大众等车企相继推出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其中,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落实减碳工作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如特斯拉近日相继在拉萨、上海投运光储充一体化超级充电站,致力于打造太阳能“利用、储存、再利用”的清洁能源循环生态链,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为国内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布局、升级提供了借鉴。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此前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不仅要加强充换电设施运维和网络服务,还要推动V2G(车网互动)协同创新与试点示范等工作,以及鼓励探索无线充电、自动无人充电等新技术应用,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升级指明了方向。因此,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要顺应新基建发展趋势,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核心技术实现与车辆互动,从而形成预约、查询、支付及远程操控等增值服务及新运营模式,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良性发展。(王旭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