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保障以及养老问题研究了20多年之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泓终于等来了养老金融发展的最好时刻。

自从去年底中央经济会议首提“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之后,今年以来与此相关的政策红利和落地动作不断。

“20多年来研究者千呼万唤,到了最近大家对养老问题像是醒过来一样,现在是最好的春天。”在近日举办的“社会保障前沿问题”国际高峰论坛间隙,汪泓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说。

今年以来,专属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先后开闸、拥有17家强大股东的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成立、个人账户型养老金制度也呼之欲出。在这一系列政策红利和实际动作的推动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养老金融发展无疑将迈入崭新的台阶。

而养老金融的发展对于上海来说尤为重要。她表示,上海作为全国老龄化较高的城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达总人口的36.1%。第一财经与长江养老联合发布的《长三角养老金融绿色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从老年抚养比的增速来看,在长三角地区的三省一市中,上海市老年抚养比上升最快,从2011年的9.4%一路上升到2020年的22.02%,上升幅度达到12.62个百分点。

“在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的背景下,上海进一步完善养老金融体系势在必行。”汪泓称。

不过,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三大支柱之间发展并不平衡,仅有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则发展迟滞。

在专访中,汪泓对三支柱各自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社会保障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在分配体系上的公平和效率的综合体现,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它的公平性,因此我们希望第一支柱在全覆盖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全国统筹。”她建议称。

针对第二支柱,她表示除了公务员单位、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以外,希望大幅度提升企业年金的覆盖面。而在第三支柱方面,她则建议建立个人账户制和个人养老金的平台,将来在年金基础上可以有5%-10%左右作为自动默认的长期投资。

在二、三支柱的发展上,上海一直承担着“排头兵”的角色,第二支柱企业年金无论是企业账户数和个人账户数覆盖率在全国相对领先,第三支柱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等创新产品首批试点地点中也包括上海。但同时也要看到,从绝对值上来看,上海企业年金的覆盖率并不高,税延养老产品的试点情况也远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期,总体而言上海的养老金融事业仍需进一步发展。

结合上述三支柱的发展方向,汪泓认为,上海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应在两个方向着力:即延税政策支持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市场化运作的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及服务。“商业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将成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参与机构。”

在具体措施方面,汪泓倡导通过建立账户制,鼓励银行、保险、基金及互联网等各类金融机构参与服务,提供金融产品,以夯实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比如,在帐户制中积极推动“自动加入和默认制”,逐步推进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可按5%-10%的固定比例缴费。基于此,金融机构应加强自身在账户管理服务、全产品交易服务、产品供给和服务渠道方面的创新。

汪泓进一步表示,金融机构要积极发挥好其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产品优势、渠道优势和科技优势,承担起养老金融市场的金融改革创新功能;发挥政策先行先试优势,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发挥直接融资功能,完善养老、健康金融服务体系。在监督与管理上,她则建议进一步加强统筹监管与管理,完善金融机构监督体系,减少养老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等现象;构建养老金融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并逐步提高税收优惠幅度。

“养老金融是实现上海养老体系高质量发展、老年人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路径,需进一步完善养老金融体系,解决夕阳焦虑,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和老有所安。”汪泓说。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