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拥抱可持续重构新金融”在北京成功举办。
普惠金融作为“十四五”时期和实现2035远景目标的重要方向,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大有可为。11月3日下午的圆桌对话环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的主持下,中国工商银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李纵、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张颖、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客服中心政府机构服务部主任谷体峰围绕“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圆桌对话一开始,上述嘉宾就各自介绍了所在机构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实践和特色。
李纵表示,工行的普惠金融业务,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坚持数字普惠的发展方向,比如致力于打造跟数字普惠相适应的产品创新体系,集中运营体系和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三大体系;二是坚持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融智融商综合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方面,张颖表示,该行做普惠金融有三张牌,第一张科技牌,全力服务“专精特新”科技型小微企业,助推科技强国战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二张是国际牌,研发了“中银e企赢”全球企业生态系统来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推进场景营销;第三张是乡村振兴牌,中行总行乡村振兴金融部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完善境内机构乡村振兴组织架构,合理配置专业力量。此外,还制定《中国银行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和《中国银行县域金融业务发展行动方案》;推出“惠如愿·新农通”“惠如愿·农田贷”服务方案。
与银行不同,中债登是专门从事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的中央金融企业,连接了主管部门、投资者、债券发行人和各种中介机构,对金融市场的安全高效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
据谷体峰介绍,中债登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主要是助力债券发行人推出最优质的普惠金融产品。“普惠金融一方面是融资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投资理财的需求。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助力地方财政部门助力债券发行人提供更安全的,老年、低收入群体可理解的,可触达的一些产品,而且是安全可靠的产品。”
“十四五”伊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金融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而在新的时期,乡村振兴成为金融业新的战场。李纵表示,工行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主要是基于国家所需、金融所能和工行所长,立足于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的优势、金融科技的优势,以及综合服务三大优势来实施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安排。
“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 李纵介绍称,工行在今年6月发布了支持乡村振兴的行动方案,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出台了15条比较务实的行动举措。“通过实施这个行动方案,我们要努力提升金融供给水平、绿色服务水平、融智服务水平,还有助农、惠农、乡村触达的能力。”
在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振兴领域,工行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诸如数字供应链产品、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等大数据技术应用和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应用卫星遥感等技术监测农作物的长势、病虫害等情况,作为助农信贷监测的手段。
“未来,我们在大数据这块的应用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第二,还是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特色的服务。第三,工商银行会在远程音视频、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方面加大投入,我们要解决掉乡村触达的问题,更多通过先进技术,通过线上的服务来服务乡村的客户。”李纵表示。
对于中行而言,张颖表示,该行主要有三方面的具体举措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在稳定的基础上来加强资源倾斜,提升金融供给;二是在稳定基础上优化渠道布局、便利金融服务,保持了中行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脱贫地区网点的基本稳定,探索打造一批服务于乡村振兴特色支行和网点;三是在稳定基础上聚焦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尤其是对种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全产业链等领域的融资支持,也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脱贫人口等重点客群创新产品,跟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我们也会搭建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式的农业农村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谷体峰则表示,乡村振兴主要是解决乡村富起来的问题。“富起来以后,投资理财、保值增值的需求会慢慢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债登会助力债券发行人提供更好的普惠金融产品。”
此外,谷体峰还表示,中债登今后会助力地方政府发行乡村振兴主题地方债,以促进乡村经济更好的发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随着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的加大,除了业务拓展所带来的机遇,也伴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
李纵认为,乡村金融市场比较分散,经营成本偏高。而且相比其他行业,农业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较大,对银行金融机构而言经营乡村金融市场的风险也比较高。“对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如何兼顾好普惠金融和商业经营,平衡好成本和风险,是蛮有挑战的。”
对此,谷体峰也补充道,从投资角度来说,乡村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教育工作难度颇大,“如何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产品,又能满足他们安全投资的需求,这是一个我们要做更多的工作。”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