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领域的风吹草动牵动着上下游多个行业和金融机构的神经。

11月19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近期热点问题答记者问。新闻发言人表示,前10个月,各项贷款新增17.9万亿元,同比多增783亿元,资金供给合理充裕。其中,房地产合理贷款需求得到满足。

10月末房地产贷款同比增8.2%

今年前10个月,信用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且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合理资金需求。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民营企业贷款规模、覆盖面持续扩大。

具体而言,前10个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3.2万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

同时,新闻发言人提到:“房地产合理贷款需求得到满足。10月末,银行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8.2%,整体保持稳定。个人住房贷款中90%以上用于支持首套房,投向住房租赁市场的贷款同比增长61.5%。”

今年以来,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房地产贷款增速创8年新低,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8.7%,低于各项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

此外,前10个月,贷款成本持续下降,继续让利实体经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化利率5.7%,较年初下降0.1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年化利率5.32%,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年化利率3.94%,较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

最近一年多,监管部门保持了房地产信贷严监管的高压态势,多次强调落实“房住不炒”的定位,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抑制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2020年1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分档设置了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对超过上限的金融机构设置过渡期,并建立区域差别化调节机制。

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曾介绍,两部委联合出台这项管理制度的着眼点在于,通过管理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韧性和稳健性,防范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的系统性风险。

在严监管政策下,房地产金融乱象整治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房地产贷款增速和集中度实现双降。

其中,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由2019年的高点29.2%降至6月末的28.2%。截至7月末,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连续10个月下降,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同比下降0.95%。房地产信托规模自2019年6月以来持续下降,房地产信托余额同比下降约15%。

此外,截至7月末,理财产品投向房地产非标资产规模近一年来持续下降,相关理财产品余额同比下降42%。银行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向房地产领域规模连续18个月持续下降,相关业务规模同比下降27%。

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近期开始纠正市场短期过激行为,向市场传递暖意。

9月24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会上表示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后5天,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要求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0月15日,人民银行举行今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首次对地产“抽贷”问题给出回应。

他表示,部分金融机构对于30家试点房企的“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存在一些误解,对要求“红档”企业有息负债余额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导致企业销售的回款偿还贷款之后,原本应该合理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得不到贷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企业的资金链紧绷。

同时,他提到,由于个别大型房企风险暴露,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出现了一致性的收缩行为,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这种短期过激反应是正常的市场现象。

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表示,9月至今,政策面屡次吹风“松绑”房地产信贷,其中居民房贷的纠偏最明显。1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1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0月,住户贷款增加46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21亿元,同比多增162亿元。这是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组成部分为个人住房贷款,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同比负增长,自今年5月份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多增。

但业内认为,银行按揭贷款放款有所提速,但对开发贷投放依然谨慎。

11月19日,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到:“目前房地产市场风险总体可控,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同时,上述报告中提出,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