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基于各自优势以及专业领域的资源整合基础上,就低碳领域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培训及评价考核、“双碳”领域多学科研究、创新性合作等方面达成协议,并将共建碳排放管理员职业能力等级评价基地。

2011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7年,我国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今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这是当前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曾庆祝介绍,全国碳市场上线后,部分大型央企开始成立碳资产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也纷纷设立绿色金融、碳金融或生态金融等相关管理部门,这体现了市场主体对碳市场和碳金融的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双碳”工作存在巨大的人才资源需求,各部委也正着手构建服务“双碳”目标的人才培育体系。

随着碳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碳金融、碳立法、碳会计、碳监测、碳核查、碳定价等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双碳’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以碳质押业务为例,既要具备深厚的金融基础,又要有法学背景。”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中碳登”工作专班总监张杲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碳交易与碳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庄子罐介绍,从学科上说,环境经济学和碳交易领域的实践最为相关,在碳排放的核算、认证和评估等方面,学界已经有科研成果,但在碳金融领域,相关研究比较少。对于碳市场而言,高校的加入一是能提供学术支撑,二是能做好人才梯队建设,避免行业人才供给“断档”。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