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集团副总经理兼中信戴卡董事长徐佐表示,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实现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众多传统制造企业的共识。多数企业以点带面,以增量带动存量,以“鼎新”带动“革故”,正走在从理念普及、试点示范迈向系统创新、深化应用的新阶段。
徐佐同时认为,传统制造业的数智化是一场宏大的系统性变革,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真正做到以“智”驱动,全方位系统赋能还有许多挑战。目前,我国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对智能化转型的长期投入认识不充分、盘活数据资产不到位、管理与智能化发展“两张皮”、核心人才与跨界人才不充足等阶段性问题不容忽视。
为此,徐佐在《以智能化全方位赋能传统产业推动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建议中,结合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具体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强化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指引与把控,筑牢智能化升级的顶层设计。引导推动各部门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分层分类系统推动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注重市场主体作用,突出关注重点领域,抓系统布局、精心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切实通过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步伐,力求掌握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战略主动权和制高点。
二是强化国有企业在智能化升级中发挥作用,推动“国民共进”。国有企业大多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有关部门可从政策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积极鼓励引导国有企业聚焦行业发展的方向性、关键性问题加强研究,突出发挥国有企业研发优势,形成成熟、完善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相关部门可致力于搭建更广阔、更便利的共享平台,以国有企业成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吸引民营资本,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国民共进”良性发展局面,充分激发智能升级活力。
三是强化基础性工作突破,推动国家治理、企业管理与智能化相适配。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跨行业、跨区域、跨价值链的协同和跨界融合,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突出行业标准制定以及有关立法完善,保障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主动权,切实解决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不想、不敢、不会”问题;积极引导企业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实现“机械化思维”到“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的真正转变,推动观念、制度、管理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速度。
四是强化数字化转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专业人才储备和供给。成熟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建设推广,需要既懂制造业务,又懂新技术的跨界人才,这也成为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的亟需破解的难题。采用定向、专项的人才培养规划,培训和普及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全面人才,鼓励企业联合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成立研发机构,推动数字人才培养和成长更加贴近实际需求。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强化国际合作,引入全球化人才,真正解决好人才保障难题。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