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信表示:“自主品牌到海外建厂,意味着要在当地建立生产销售体系。而发达国家的汽车文化更为浓厚,消费者对汽车品质要求也更为苛刻,这对中国车企的文化输出、环保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虽然挑战种种,但中国车企依然选择了出海。在杨小林看来,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三个优势:一是劳动力成本仍有竞争力;二是电池产业链完备;三是智能化水平目前领跑全球。与此同时,自主品牌近年来在质量安全和可靠性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非常接近韩系和日系。
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品牌‘走出去’,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意义重大”,裴达军表示:“汽车产业是国民支柱产业,海外市场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影响不容小觑。”而在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时,“深度的市场调查不可少,要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从而进行产品的优化调整。当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也要有保证,才能形成口碑效应”,范文清表示。
(相关资料图)
7月,比亚迪乘用车正式进入日本市场;8月,其又宣布参加10月举办的巴黎车展,并将为欧洲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9月,旗下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落地泰国……
比亚迪紧凑的“出海”节奏,正是当下自主品牌争相开拓海外市场的一个缩影。不论是上汽、长安、比亚迪、长城等传统车企,还是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全都开启了全球化布局。根据中汽协数据,去年我国汽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实现翻倍,今年上半年出口量已达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
不仅如此,随着出海步伐的加快,自主品牌的出口方式也从简单的整车出口向在当地工厂转变,出口地区也从发展中国家扩展到欧美等成熟的汽车市场。显然,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已悄然开启新的篇章。
新的阶段也意味着新的挑战。在明镜pro&飞灵汽车总编辑王国信看来:“自主品牌到海外建厂,意味着要在当地建立生产销售体系。而发达国家的汽车文化更为浓厚,消费者对汽车品质要求也更为苛刻,这对中国车企的文化输出、环保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车壹传媒联合创始人兼总编辑杨小林对此表示赞同,“自主品牌‘走出去’要格外重视产品和品牌的打造,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面对国际品牌的充分竞争,如何长期可持续地把产品和品牌运营好是非常大的挑战。”
虽然挑战种种,但中国车企依然选择了出海。这并非是头脑发热,而是综合考虑后的结果。《每日经济新闻》汽车频道主编范文清分析认为:“当前,自主品牌在智能电动车领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竞争力,而且还有性价比优势。”
在杨小林看来,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三个优势:一是劳动力成本仍有竞争力;二是电池产业链完备;三是智能化水平目前领跑全球。与此同时,自主品牌近年来在质量安全和可靠性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非常接近韩系和日系。
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品牌‘走出去’,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意义重大”,《车市裴聊&兵车行》总编辑裴达军表示:“汽车产业是国民支柱产业,海外市场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影响不容小觑。”
实际上,欧美日韩等国的汽车品牌均经历了全球化过程。王国信直言:“任何一个企业要真正做强都必须成为全球性的企业。”
而在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时,“自主品牌应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杨小林建议:“不仅要打造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文化输出和价值观输出,发挥中国文化魅力,找到品牌立足点。”
这与多位主编分享的观点几乎不谋而合。裴达军认为:“自主品牌要研究当地市场的本土化需求,像大众、丰田研究中国市场一样透彻研究当地市场。”范文清也表示:“深度的市场调查不可少,要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从而进行产品的优化调整。当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也要有保证,才能形成口碑效应。”王国信强调:“回到本质,自主品牌的立身之道还是技术和品质。”(中国经济网记者陈梦宇)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