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日前发布的消息,2021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377列、发送70.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43%、52%,单月开行数量均超千列,综合重箱率达98%,覆盖范围扩展至欧洲23个国家168个城市,累计开行突破4万列。

面对疫情对所有运输方式运营提出的严峻挑战,开行数量的节节攀升恰是铁路运输在现有条件下可靠的服务和效率以及运输价格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下,中欧班列积极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有序运送各类生活和防疫物资,为全球抗疫和经济提振注入了“铁路力量”。

欣欣向荣的“钢铁驼队”同时也是中国口岸扩能增效的重要体现,中国大力发展数字口岸,不断增进与国外铁路企业和海关部门的协作,提高通关效率,压缩运到时限,疏通班列通行路上的“堵点”,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货运能力。

促进互利 累计开行数量超4万列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41008列。在国内,已有29个省区市开行中欧班列;在境外,中欧班列通达欧盟、俄罗斯等亚欧大陆不同地区。

特别是中欧班列的重箱率和回程去程比两项重要指标分别达到98%、85%,回程去程比更是创下历史最好水平;从运输货物的种类上看,中欧班列运输货物也已由初期的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类拓展至囊括汽配及整车、化工品、机械设备、电商邮包、医疗器械等5万多种产品类型,班列年度运送货值由2016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近560亿美元,增长近7倍。

在空间布局上,中欧班列铺画了三条通道,分别是经西部的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中部的二连口岸,东部的满洲里、绥芬河口岸出境。今年上半年,西中东三大通道运能进一步提高,分别开行中欧班列3810列、1285列、2282列,同比分别增长51%、27%、41%。与此同时,西安、成都、重庆、郑州、乌鲁木齐五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辐射力和影响力持续攀升。上半年,五大集结中心中欧班列运量占全国的62%。

走遍亚欧万里路,惠及沿线千万家。奔驰的中欧班列越开越多,为数万中外企业带来商机。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境线上,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依托中欧班列发展,吸引了大量中哈两国商贸企业入驻。在白俄罗斯明斯克的中白工业园,直达园区的铁路正在建设。待线路建成通车,中欧班列和中白工业园将实现无缝对接,实现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运输。

加强合作 高质量班列越来越多

7月8日上午9时30分,满载着煎烤器、不锈钢锅、吸尘器等50车货物的X75069次中欧班列(西安),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国际港站开出,一路向西驶向捷克首都布拉格。这是陕西在2021年开行的第2000列中欧班列。

一周前的7月1日,由西安局集团公司联合西安国际港务区组织开行的高时效、高质量精品铁海联运班列,也是目前国内到达英国时效最高的“黄金干线”,中欧班列(西安-伊明汉姆)从西安国际港站始发。相较于传统方式,该班列换装次数少,避免了传统运营线路的拥堵,通关时间不到3小时,全程运输时间约16天。

中欧班列(西安)的又一次加速升级,也是中国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出出口专列,“中国制造”搭乘着中欧班列走向世界,中欧班列、铁海联运、空铁联运共同形成的立体物流大通道正在释放强劲动能。

为确保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铁路部门加强铁路国际联运协作,严格执行国境站“预确报”联系报告制度,准确掌握班列在国外的发运时间、数量和货物品类,并充分利用铁路95306“数字口岸”系统与海关共享信息,提高通关效率。

由中国铁路主导的中欧班列七国铁路合作机制作用的发挥正愈发凸显。今年上半年,国铁集团组织召开了中欧班列运输组织和营销专家工作组第七次、第八次视频会议,就《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编制与协作办法》和《中欧班列运输计划商定办法》展开讨论,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基本达成一致意见。

为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国铁集团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协调境外铁路加大口岸交接力度,创新口岸运输组织,进一步增加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同时充分发挥“数字口岸”系统作用,完善与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无纸化申报和信息协同作业,同时积极推动中欧班列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两翼齐飞。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行数量增长迅猛,与其他交通方式高效衔接,运行品质进一步提高,1-6月累计开行2705列、发送货物26.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12%、319%。(记者 刘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