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规划》认为,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显著提升。《规划》称,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2015年的1.71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95万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体育相关企业近680万余家。根据艾媒咨询近期发布的2021年中国健身房行业市场现状及消费趋势调查研究报告,2020年我国健身房会员超过7000万人,虽然会员规模不小,但人口渗透率不足5%,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差距,市场潜力巨大。

通常而言,健身房采取预付卡消费,消费者预付金额购买会员卡后才能进行健身活动,除非聘请私教,会员卡有效期内不用再付费。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下,健身房往往会在开业之初获得较多资金支持,但后期现金流来源则有限,但成本支出却是持续的。一旦初期扩张过快,或者投资人将预付款挪作其他投资又难以获得预期收益,健身房很可能会在一定周期后陷入资金困难。

受疫情因素影响,近一段时期,不少城市出现了健身房跑路情况。毕竟,消费者在进行预付款消费时,看中的是未来的消费预期红利,但健身房是密闭空间,受疫情因素影响大,消费者担心健身房无法支撑满会员期不愿购买预付卡,健身房因此陷入资金流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在现有市场环境下,健身房行业以其他消费方式取代预付卡消费,尚不具条件。健身房企业需要意识到的是,距离因素是消费者选择健身房的重要参考指标,一个健身房周边区域内,潜在消费者总量是有限的。另外,消费者潜力也不能“竭泽而渔”,健身房空间有限,因为如果售卡过多,导致健身区域人满为患,老会员的续费率就会降低,同样也会影响后期现金流。

也就是说,不论有没有疫情,在控制住成本的前提下,深耕既有客源,拓展更多消费场景,稳健扩张而非盲目扩张,是健身房企业能否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除却传统的私教课程之外,也可以拓展更多年轻消费者喜欢的课程,例如拳击、舞蹈、瑜伽等;也不妨针对老年消费者提供相应的课程,例如太极等;还可以针对儿童开展一些体育健身拓展活动,挖掘消费者全家庭消费潜力。另外,也要扩展更多消费项目,例如健康餐食、运动商品、水疗SPA等,在增加收入来源的同时,满足消费者更多元、更个性的健身需求。毕竟,光迈开腿管不住嘴,光拼体力不注意调养,脂肪是下不来的。

当然,究竟如何拓展消费场景,既要考虑到健身房自身的硬件、软件条件,也要考虑到周边消费者的消费取向和承受能力,同一品牌不同区域的健身房,不妨因地施策。(记者 赵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