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筹办路,也是一条科技创新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阳光下晶莹剔透,这是冬奥会北京赛区标志性场馆和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也是一座承载着诸多高科技成果的现代化场馆。“冰丝带”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在为运动员创造佳绩提供最好条件的同时,也在环保、节能等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再有20多天的时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拉开帷幕。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入最后收官阶段,日前第24届冬奥会总导演张艺谋向外界透露,将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力求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办成一次与众不同,精彩纷呈的奥运会,让世界领略中国风采,展现中国力量。万众瞩目,令人期待。
科技赋能,让北京冬奥会成为前所未有的绿色奥运。 “要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为了办一届低碳环保的冬奥会,科研人员奋力攻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碳排放接近于零。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写下奥运史上又一项第一。办绿色奥运就要勇于科技创新,敢于突破。科技创新是冬奥筹办鲜明的底色。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清洁环境、安全办赛、国际合作”8个方面,科技冬奥映射着时代发展的风采。加大科技含量让冬奥会蕴含更多“绿色因子”成为我们的不懈追求。本届东冬奥会上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会源源不断向外输送,确保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一辆辆使用氢燃料的大巴车为赛时提供交通服务;冬奥村中的可降解餐具由薯类、秸秆等可再生资源制作……办绿色奥运除了强化室内场馆的绿色元素外,营造良好的外部人文环境也很重要,要让外国运动员感受到中国蓝天、碧水、绿地的无穷魅力,这也是绿色奥运的应有之义。
科技赋能,让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如梦如幻,精彩纷呈。冬奥会既是体育交流大会,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场地,开幕式和闭幕式都蕴涵着浓浓的人文情怀。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气势恢宏,场面壮观,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经过十几年科技进步,我们要把科技元素更多地运用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呈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张艺谋称,开幕式大的主题与冬奥会口号一致——“一起向未来”。具体来讲,张艺谋用了一中一西两句话形容——李白的诗“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方俗语“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希望通过一朵雪花来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但今天大家汇聚在北京,共同成为一朵璀璨的雪花,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的理念,和‘一起向未来’这样人类共同的情感。” 将展现空灵、唯美、简约的现代艺术风范,传递冰雪晶莹剔透的浪漫感,体现出另一种美学概念。目前,张艺谋正在潜心研究他的“大手笔”,给人们呈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令人期待。
科技赋能,让人们看到更多的人工智能成果,人工智能无疑会成为本届冬奥会的一大亮点。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制造生产大国,人工智能成果被广泛地应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彰显了中国的科技进步。人们高兴地看到,在承德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圆盘滑雪机成为越野滑雪队提升实力的“黑科技”装备。圆盘滑雪机不仅可以随时调整转盘坡度,还能适时加入障碍物,更为真实地模拟比赛场景,令运动员在训练中也有“身临赛场”的感觉。在本届冬奥会上人们会看到许多过去人工处理的场景将由机器人来完成。不同于以往以人力为主的服务方式,“智慧化”将成为本届冬奥会场馆最大的亮点。本届冬奥会,场馆赛时将开启智慧化运行,呈现一系列智慧化应用。上百台机器人将上岗服务承担起疫情防控和服务的重任,提供巡游、送餐、导引、消杀、清废等服务。在北京冬奥会测试赛和前不久举办的冬奥“赛时一天”综合演练中,防疫机器人、引导机器人、递送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炒菜机器人、送餐机器人、AI机器人等各类黑科技机器人接连亮相场馆,尽显冬奥“科技范儿”,这无疑会成为本届冬奥会的“另类风景”。
科技大国不同凡响,“冰雪之约”,北京准备好了。北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将再次吸引世界目光。我们有理由相信,依托科技力量,北京冬奥会一定会精彩纷呈,夺人眼目。我们期待着,一起向未来!(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