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日前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进口增速实现了疫情以来的首次转正。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为37834.3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服务出口17820.9亿元,增长27.3%;进口20013.4亿元,增长0.5%,进口增速实现了疫情以来的首次转正。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26.8个百分点,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62.9%至2192.5亿元,同比减少3717.9亿元。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中国服务贸易保持平稳恢复和增长,实属不易。中国对疫情的防控工作到位,保证了服务业基本盘的恢复。除旅游服务以外,前三季度中国服务贸易得到明显恢复,剔除旅游服务的服贸规模增速明显提升。而且9月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加快,反映了中国服务贸易常态化增长空间仍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贸易持续恢复向好,保持了较高增速,其中结构持续优化,虽然旅行服务受阻,但无接触的知识型密集性服务进出口增速更快,凸现出服务贸易发展的适应性。
数据显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中国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陶金分析,首先是需求原因,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自身服务业占比不断提升,服务业与全球的交易互动持续增多,对国外的高质量服务业供给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其次是供给原因,随着中国服务业产业高度提升,服务供给对全球的吸引力提升,服务业出口持续增长,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占比已达到一半以上。第三是政策原因,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扩大深入,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服贸开放高地起到了引领作用,目前这些高地还在不断扩张中。
刘向东认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持续提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服务贸易企业持续练好内功不断提升竞争力,并随着结构调整增强服务供给能力,特别是生产性服务积极适应我国高质量发展要求。二是我国持续扩大开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并积极与更多国家签订自贸协定,促进包括跨境电商、数字贸易在内的服务贸易发展。
今年7月份,我国跨境服务贸易领域第一张负面清单《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发布。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11月5日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召开的外商投资专题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由贸易港版和自贸试验区版的跨境服贸负面清单在开放程度和侧重点上将有差异,预计自由贸易港版开放程度更高,此外,与自由贸易港版相比,自贸试验区版或将更侧重于与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
陶金表示,未来随着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发布,中国“卡脖子”技术的研究服务合作、外资金融机构的引入、碳减排与环保领域的服务引入等环节将会得到更大的开放政策支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