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近日印发的《浙江省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目标,将推动省内上市企业新增融资4500亿元以上,投资一批高端制造业项目,新增并购重组金额1500亿元以上,落地一批补链强链项目。每年动态保有1000家以上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和100家以上报会(交易所)企业,实施一批上市募投制造业项目。

事实上,为推动企业上市,培育上市公司后备力量,多地推出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比如,广东省人民政府此前印发的《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明确,力争到2025年,新增上市科技型企业200家;江西省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动江西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显示,力争“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左右。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科创型企业和制造业企业上市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双循环国家战略和实现供给侧改革的需要。企业成长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以国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战略需要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这需要地方政府和资本市场的共同助力。

“鉴于数字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和科技创新需要的资本支持,地方需要借道资本市场来大力扶持科技创新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经济增长。”田利辉表示,资本市场可以提供长期融资,能够规范公司治理,可以增进品牌声誉。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和企业科技创新需要大量长期资本的支持,需要不断规范公司运营,需要获得市场声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各地推进制造业升级计划,是对过去制造业发展政策的延续,同时也是新一轮国家战略规划的贯彻落实,即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各方努力,尤其加快科创类制造企业上市融资切实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要引导更多资金资源向科创领域集聚,则需要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提供支持。

据了解,早在2017年9月份,浙江省就发布了以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为核心的“凤凰行动”,提出到2020年,争取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700家、重点拟上市企业达到300家,实现上市公司数量倍增。

从落地情况来看,行动成果显著。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数据显示,自2017年实施“凤凰行动”计划以来,与2016年末相比,截至今年6月末,浙江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07家,数量增长近75%;新增资本市场融资8465亿元,新增并购投资3960亿元。上市公司累计达706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561家,居全国第二位,新三板挂牌企业达713家。

那么,各地在助力企业上市中可以做出哪些努力,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田利辉表示,地方政府可以组织培训企业家,引荐市场中介机构,协助联系证券交易所。助力企业上市不是政府包办代替,而是提供信息、平台和渠道。地方政府应该以引导为主,而非补贴或税收激励,更非训诫惩处。

“各地需加大力度为科技创新企业营造良好环境,避免拔苗助长,同时,支持企业做好信息披露。”刘向东说。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