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在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最北端塞北管理区的沽源牧场,此时满是入冬的凉意。不久前,河北省国营沽源牧场集团有限公司的34万亩土地迎来大丰收,马铃薯、莜麦、饲草、青贮玉米等作物纷纷收获,颗粒归仓;如今这里仍是机声隆隆,牧场的大农机正在进行翻地、整地等作业,为来年丰收打下一个好基础。

这家成立于1954年的国营牧场,历史上几次改革、几经沉浮。借着从2017开始的此轮农垦改革东风,他们以破釜沉舟、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改革促发展,截至去年底,企业利润从3万元增长到4700万元,固定资产从零增长到1.4亿元,实现了令人瞩目的飞跃。

改革破题,实现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跨越

9月24日晚,记者在现场见证了这个有近70年历史的国营牧场的华丽蜕变——全民所有制企业河北省国营沽源牧场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国有独资企业——河北省国营沽源牧场集团有限公司。1982年出生的徐开宇被选为董事长,薛立军任总经理。

回想起这几年的改革路程,徐开宇满是感慨:“2017年我和薛大哥毅然辞去公职和公务员编制来到农垦,当时一共八个人,还包括两名退休人员,临时租了个平房办公。企业账面上没钱,可以说除了土地什么都没有。”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从头再来”的改革。面对困难,大家没有退缩、集思广益,将改革的突破口放在牧场仅有的资源土地上,重点做起土地“文章”——大力推进土地确权,到目前共确权27.8万亩;将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按地类分开,进行土地评估389宗,为将资产注入子公司打好基础。

改革一环接一环。2018年,沽源牧场全面推进家庭农场经营体制改革,由一家一户种植变为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前,牧场土地主要有职工种植和外来企业承包两部分。改革后,变成了三部分,即保障职工一部分、合作开发一部分、试验示范一部分。

牧场将灌溉条件最好的3.5万亩水浇地交给职工中的种地能手,按每户500—800亩的规模发展家庭农场;与此前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延续合同,同时对租期过长、租金过低的土地依法依规调整,破除利益固化;对低效旱田,则由牧场统一试验示范种植。

此举有效提高了种植效益和土地利用效率,解放了劳动力,得到广大职工的拥护。之前牧场1200名职工主要种地,改革后83户种植能手成立了家庭农场,并按规定每个农场至少解决3人就业,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600多名职工到企业打工。通过种植养殖一部分、种植配套一部分、企地合作再就业一部分,牧场职工收入大幅增加。

经营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为集团化改革打下了基础。2019年,牧场成立全资子公司河北塞北农垦农业发展集团,其下又设立7家子公司。随后,牧场将土地、农机等资产注入这些公司,完成了资本转化。改革后的河北省国营沽源牧场集团,目前共有资产12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3%,一举迈入高速发展的全新阶段。

退水还旱,肩负起农业“国家队”的使命担当

沽源牧场在河北最北部,与内蒙古正蓝旗接壤。这里年降水量440毫米,蒸发量却有1200毫米,水资源非常紧缺。同时,张家口肩负着全面建成首都“两区”(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职责使命。

“这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也是农垦作为农业‘国家队’的担当。”徐开宇说,“我算了一笔账,在坝上地区种菜1亩地至少用水300—400立方米,相当于廉价卖了优质矿泉水。于是我们积极推进退水还旱,2019年牧场的任务是1万亩,当年我们就完成了1.8万亩。”

沽源牧场34万亩土地中有耕地15.8万亩,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推进退水还旱,如今水浇地已缩减至12万亩,主要种冷凉蔬菜和优质马铃薯。“我们本着旱作雨养、退水还旱、减少地下水压采的宗旨,对水浇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安装滴灌设施,创新农艺节水,为坝上地区退水还旱积累了经验。”集团总经理薛立军说。

在田间,收获后的马铃薯一袋袋整齐排列,来自山东等地收购商的大货车开到了地头。当地种植户告诉记者,沽源牧场环境好,种植的马铃薯品质高,再加上用滴灌降低了水费开支,“今年肯定能有一个好收成”。

对于旱田,沽源牧场则发挥农垦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试验和示范种植推广。2018年试验引进高产油菜抗旱品种“青杂7”,当年就达到亩产340斤,是以前的2倍多,1亩地可实现产值1000多元,目前已辐射推广到周边20万亩。牧场还繁育出自己的燕麦品种——“紫榆燕麦1号”,今年上半年通过品种审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离不开农机助力。到目前,沽源牧场在油菜、燕麦的耕、种、植保、收获四项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100%,全株玉米机械化水平达到95%。“我们的优势,在于能提供全程化、专业化的服务。”集团下属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俊飞说。

据介绍,该公司还与其他农垦企业合作开展跨区作业,服务地域西到宁夏,东到内蒙古,南到安徽,北到呼伦贝尔,作业面积超过60万亩。“最早从3月上旬到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播第一茬燕麦,最晚11月参与安徽冬小麦播种,我们的农机一直在忙碌。”田俊飞说。

循环农业,在绿色种养大循环中实现永续发展

记者在当地榆树沟管理处看到,这里已连续两年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铺设了水网和肥网两种管网,通过滴灌对水肥进行精量化控制,目前已建成此类高标准农田2.7万亩。“牧场两年已投入配套资金共1600万元。”薛立军说,“我们认准了走循环农业这条路,今年还将立项2.5万亩。”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水肥一体化,可达到节水、节肥、节地、省人工的“三节一省”目的。据测算,每亩地可节约用水40立方米、减少化肥用量80公斤。通过将临时占用农用路恢复成耕地不仅可新增耕地10%,还能减少拉运沼液、水源开泵等人工。

从实际应用效果看,2019年的项目田中,原有70眼水井,项目实施后已关闭63眼。以前采用指针式喷灌机进行灌溉,如今在田间放置3个各100立方米的罐子,两个水罐、一个肥灌,装上水表,采取阶梯水价计费,可减少一半用水。

“我们管理区是国家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塞北管理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乔利江介绍说,辖区内有6万头奶牛,每天产沼液2000立方米,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污染,“通过种养结合,现已建成沼液管网13.8公里,可将沼液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变成有机肥入田,能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距离榆树沟不远处,就是现代牧业(塞北)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沽源处于黄金奶源带上,具有优质天然草场,现代牧业在这里拥有4.4万头奶牛,每天可产760—800吨生鲜乳。车间负责人表示,基地每天都产生大量沼液,一部分通过管道直通田间,一部分通过车辆进行运输。这些车辆来自牧场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拥有12台丹麦萨姆森液体施肥车,每辆车每天可施肥300吨以上。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短短四年时间,只是沽源牧场改革路上的一小步。改革永远在路上,沽源牧场当前发展靠改革,未来壮大也要靠改革,最终要让改革红利惠及每一位牧场职工。”塞北管理区党工委书记高云森说。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