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11月初好多了,整体供应链算是缓过了神,基本回到了正轨。”

11月16日,上海海斐欧工艺礼品有限公司营销主管肖筱告诉第一财经,这个月初他们催原料工厂交货时还被告知仍然需要排队,对方给出的原因是此前限电限产带来的影响。而最近,交货周期已经基本正常,从此前的15~20天恢复到了7~12天。

对于环环相扣的供应链而言,“有序用电”举措带来的影响是传导式的。11月以来,多地陆续暂停“有序用电”举措,备受波折的供应链逐渐恢复了正常。

多地暂停有序用电

进入11月以来,浙江、福建等全国多地发布了“暂停有序用电”的通知。其中,福建的通知要求,从11月1日起,全省暂停执行有序用电;浙江则从11月8日起暂停全省有序用电。

暂停的前提是,9月陆续拉开大幕的有序用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的重要任务即“严格落实下达的压减负荷指标”。

根据国家电网的消息,目前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电力供需形势恢复常态,保供电保民生取得阶段性成效。电煤供应明显增加。公司经营区电煤库存回升至9932万吨,电煤可用天数回升至20天。并网发电能力明显提高。公司经营区故障抢修煤电机组和煤电受阻容量双双下降,实现应并尽并、应发尽发,煤电机组发电能力大幅提升。有序用电规模明显减少。全网最大有序用电规模大幅下降,电力缺口明显缩小。截至11月6日,除个别省份、局部时段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采取有序用电措施外,全网有序用电规模接近清零。

南方电网的数据也显示,11月4日,南方电网全网未实施有序用电。这是自今年5月10日全面启动有序用电以来,南方电网首次全网无错峰。4日当天,南方电网最高负荷1.738亿千瓦,日统调发受电量35.31亿千瓦时,均高于去年同期。

南方电网公司表示,近期在一系列保障电力供应的部署下,南方区域存煤逐渐改善,火电非计划停运以及受阻减出力大幅下降,发电能力进一步提升,电力供需矛盾趋于缓和。

不过浙江省能源局也在通知中表示,由于目前多台主力机组尚在停运检修,光伏、海上风电等发电出力易受极端天气影响,今冬明春全省电力供需紧张形势仍未得到根本缓解,因此仍然要继续加大能耗双控和电力保障工作力度,防止两高项目等不合理用电需求发生反弹,做好必要时再次启动有序用电的准备。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部分企业也仍然存在被限电的情况。

江苏省南通市一家制衣公司的负责人王力告诉第一财经,11月份他们被当地政府通知限电4天,在11月17日~20日的这4天里,工厂的用电只要平均每小时不超过规定限额就可以保证基本用电,否则将被自动拉闸。因此,他们准备在被限电的几天里,停掉三分之一的机器,并在工厂内部进行错峰用电,比如耗电较大的机器等到了夜里再启用。另外,浙江省义乌市一家饰品加工制造企业也被通知11月将继续被限电。

供应链陆续恢复正常

随着有序用电陆续暂停,供应链逐渐恢复了正常。

徐州海兰特桑拿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颜廷告诉第一财经,供应商现在不能再拿限电限产来作为理由延迟交货了,他们手上的订单也在渐渐增多。

肖筱表示,目前不仅仅是上游厂商交货的周期恢复了正常,原本受限电影响进一步高涨的原材料价格也有所回落,尤其是聚乙烯的价格。

义乌翰林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新春也对第一财经表示,整体感觉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航运价格也是一样。最近他们手中的订单同比去年有小幅上升。

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002263.SZ)11月1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称,公司按照国家限电政策要求组织开展生产活动,11月份各省已陆续暂停有序用电政策,目前公司正常生产,公司将持续关注限电政策,科学合理的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王力告诉第一财经,今年制衣工厂的外贸订单将达到约5亿元,同比去年的3亿多元增长超过50%。不过,今年以来涨幅明显的原材料价格、国际航运价格以及汇率的波动,侵蚀了不少利润,包括他们在内的不少企业都经历了订单涨利润却未涨的局面。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今年第三季度,A股46家服装上市公司中,有21家服装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占比近半,包括太平鸟、地素时尚、安奈儿、红豆股份等,同时有14家服装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1.6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3.4%。其中,出口17.49万亿元,同比增长22.5%,比2019年同期增长25%。

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实现增长。前10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0.3万亿元,增长22.4 %,占出口总值的58.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31万亿元,增长12.1%;手机7165.8亿元,增长13.3%;汽车(包括底盘)1798.7亿元,增长111.1%。

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3.2万亿元,增长10%,占18.3%。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8987.8亿元,增长15.8%;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7621.3亿元,下降16%;塑料制品5158.2亿元,增长22.9%。出口农产品4339.6亿元,增长1.7%。

虽然有所回落,目前不少原材料的价格和国际航运价格仍然处于高位。

近期钢铁价格保持下跌趋势,截至11月9日的一周,唐山钢坯价格下跌了6.12%,过去一个月下跌了13.37%,今年以来上涨了21.37%。水泥价格继续回落,水泥价格指数在截至11月9日的一周下跌了0.74%,过去一个月上涨了3.50%,今年以来上涨了36.55%。动力煤价格过去一个月来上涨了7.05%,今年以来上涨了37.61%。

海关数据显示,铁矿砂、原油、大豆等商品进口量减价扬,煤、天然气进口量价齐升。前10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9.33亿吨,减少4.2%,进口均价每吨1139元,上涨61%;原油4.25亿吨,减少7.2%,进口均价每吨3128.3元,上涨35.6%;煤2.57亿吨,增加1.9%,进口均价每吨621.2元,上涨27.1%;天然气9907.4万吨,增加22.3%,进口均价每吨2584.4元,上涨11.2%;钢材1184.3万吨,减少30.3%,进口均价每吨8302.1元,上涨46.4%;未锻轧铜及铜材442.9万吨,减少21%,进口均价每吨6.07万元,上涨37.4%。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1月16日在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进一步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保供稳价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全力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泰和科技(300801.SZ)11月1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原材料价格下跌对公司产品价格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一定时期内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积极影响。公司将紧盯上游原料价格走势变化及时调整产品价格。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基本稳定,远洋航线运价仍然在高位徘徊。11月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4535.92点。9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跌0.65%。截至11月9日的一周,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CBFI)下跌28.98至1406.12,波罗的海干散货价格指数下跌382至2805点。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