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的成长,如同一棵树木积蓄多年之力拔地而起。一种行业文化的蔚然成风,则必须依靠众多树木孜孜不倦的厚植生长。
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没有资本市场蓬勃发展。自中国现代证券行业1987年兴起,无数证券从业者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华章。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讲到证券行业文化建设时,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要努力把文化建设与专业能力建设、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
在2021年3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十要素》中,人的全面发展,被提在了重要位置。
资本市场历史三十余年,证券行业百余家券商,每家都有独特的历史。一个月前,《每日经济新闻》选取了五家券商作为券商文化建设报道第一季,旨在从媒体视角,通过对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力争呈现证券行业文化建设所带来的新风貌,此系列报道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主要以第一人称进行描述)兵分五路,对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华西证券、国海证券五家券商进行了走访,作为文化建设报道第二季。通过与券商董事长、高管以及数位员工面对面的长谈和实地观察来详实地展现券商文化建设的全貌和独到见解,为券商行业实现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献上一份“精神食粮”。
海通证券:打造“机制、平台、队伍、品牌”四根支柱,夯实行业文化建设基础
成立于1988年的海通证券,已走过三十三载寒暑。海通证券见证了资本市场的波澜起伏,也见证了证券行业从昔日的兼并重组到如今迈步踏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巨大跨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海通证券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变革中深刻体会到:“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理念既有传承也有创新——这一文化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体现了证券基金行业的特点,体现了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2019年11月21日,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海通证券立即召开了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动员部署会。海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杰在会上发出号召:行业文化事关行业发展大局,海通证券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证券行业文化建设贡献海通的实践和样本。当前,行业文化建设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期,海通证券用近两年的时间,敢于探索、明确路径,久久为功、狠抓落实,紧跟行业文化建设步伐,逐步打造了“机制、平台、队伍、品牌”四根文化建设支柱,努力开创文化建设新格局。
在今年10月的四季度工作会议上,海通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军提出,“合规风控工作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公司上下要认真吸取公司和行业合规风险事件的深刻教训,从源头抓起,把加强内部管理和合规风控真正落到实处。”从源头抓起,就是要从机制抓起。自2019年海通证券成立行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推进工作组后,公司上下积极推进落实“宣传倡导、推进试行、建成巩固”三年文化建设规划, 2020年就实现了文化“入章程”“入战略”“入考核”。
文化有着熏陶、教化和激励作用。海通证券也深刻地意识到,行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人,人才队伍是推动行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的保障。海通证券把文化理念贯彻落实到人才队伍“选、用、育、留”的各个环节中。
文化拥有着强大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为此,海通证券着力搭好宣传、竞技、监督三个平台,让文化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激发广大员工比学赶超的干事热情,时刻牢记底线、红线。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全面提升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建设水平,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海通证券深刻认识到,以品牌项目带动文化建设全局是行之有效、落地有声的方式,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实现品牌传播的同频共振。公司的两大特色品牌,丰富着文化建设底蕴。
爱在海通“公益品牌。早在2017年,海通证券在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重点关注教育扶贫领域,精心设计了”海通·爱朗读“”海通·爱飞翔“”爱在海通·美丽西藏“”爱在海通·美丽新疆等系列项目。
综合金融服务专业品牌。发挥金融专业优势,彰显资本市场的责任与担当,这是海通证券长期以来推动形成和践行证券行业文化理念的一项重要实践。2019年,海通证券首创为利辛城投和兰考城投发行以扶贫专项债为标的的信用保护合约(CDS)和信用保护凭证,以“海通信用”撬动市场力量,为贫困地区企业发债提升信用评级开创先河。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海通证券通过辅导IPO上市、创新金融工具、帮助发行抗疫债券等助力企业扩张产能,共计发行28只抗疫专项债券,募集资金135.97亿元,其中多只抗疫债的资金最终流向“火神山”“方舱”等重点建设项目。
招商证券文化建设篇:家国情怀、时代担当,励新图强、敦行致远
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不过三十余年。但在百余家券商中,若论传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要塞的招商证券或最有发言权。招商血脉、蛇口基因、海辽精神,百年历史风云激荡所孕育出的文化积淀,成为今天公司文化发展的根源。
趁行业文化建设东风,2020年,招商证券启动“同心工程”项目,重新修订《招商证券企业文化共识》,以《共识》修订推动公司文化建设。2020年12月25日,公司成功完成《共识》修订并正式发布。
我对比了一下,招商证券的新《共识》在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经营之道等方面都进行了修订。
如在公司使命部分,原表述是“以卓越的金融服务创造价值”;新表述为“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社会财富保值增值”。
相比旧版本,新表达立足新时代,体现了金融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的时代新要求。这是公司金融报国追求的体现。新表述将“创造价值”的价值点明确表达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社会财富的保值增值”两点,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紧密契合,也与公司核心业务紧密关联。
又如在公司愿景篇,保留了原描述:“打造中国最佳投资银行”,但对“中国最佳”的标准做出全新阐释:特色鲜明、创新引领、质量第一、贡献卓越。
霍达董事长说,我希望新共识是一个“适合招商证券、也适合招商证券人的共识,是一个发自员工内心的、真心认同的共识”。
它要把公司的特点突出出来:一是要体现公司的央企国企特色;二是要体现证券行业的特点;三是要传承招商局集团的历史血脉和文化积淀。
新共识的说法,与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历史文化传承有机结合”的提法不谋而合。招商证券的实际控制人是招商局集团,因此相比其它券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沧桑,使得招商证券天然就具有更深厚的文化传统。让招商的文化精神“传承有序”,更有助于形成今天招商人的新共识。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追逐历史的风云,可发思古之幽情,更可借古鉴今。
今天的招商证券前身——招商银行证券业务部于1991年成立,距今不过三十年,与A股市场同龄,还非常年轻。若论招商证券本身历史,也有许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它见证了资本市场三十年来从零起步,到如今北交所成立后、多层次资本市场初步完善,市值从零到如今超过80万亿元的伟大成就。它是第一家设置大户室的券商,为上世纪90年代深圳特区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招商证券在上交所上市,是A股市场第3家以IPO方式直接上市的大型券商;IPO融资总额超过111亿元,是当时有史以来全球规模第二大的投资银行IPO交易。
2020年,招商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42.78亿元,同比增长29.77%;实现归母净利润94.92亿元,同比增长30.34%。尤其是托管业务表现强劲。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招商证券托管外包产品(包含资管子公司的产品)数量2.63万只,规模2.8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58%和28.15%。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Wind数据,招商证券私募基金托管产品数量市场份额达24.24%,保持绝对领先优势。私募基金托管产品数量、公募基金托管产品数量连续七年保持行业第一。
任何成绩取得,离不开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本次修订文化共识前,招商证券的核心价值观为“励新图强、敦行致远”,短短八个字的确是招商证券在百余家券商中能长期保持第一梯队的精神支撑。但本次修订后,加入了“家国情怀、时代担当”,绵延了招商人的视野,更点明了代代招商人精神深处的禀赋和底蕴。
(图片由招商证券提供)
家国情怀,指的是,金融报国,志存高远,将公司发展融入国家战略。
时代担当,代表顺应时代大潮,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以改革破难题,勇当资本市场的拓荒牛。
励新图强,激励招商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识变应变求变,永葆创业激情,以创新打开发展空间。
敦行致远,敦促招商人立足长远,把握当下,合规诚信,专业规范,以稳健实现永续经营。
正如霍达董事长所说:“百年招商局积淀的优秀文化始终是招商证券的精神家园。‘家国情怀、时代担当,励新图强、敦行致远’,这十六字核心价值观是招商血脉的传承,是招证人的信念,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招商证券爬坡过坎、冲锋向前的内在动力。”
国信证券:四个维度发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1994年成立于深圳的国信证券,伴随着特区的发展步伐茁壮成长。历经27年的风雨兼程,国信证券已成为全国性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数据,近年来国信证券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核心指标均排名行业前列。
潜移默化中,国信证券渐渐形成了“合规自律、专业务实、诚信稳健、和谐担当”的公司文化理念和“创造价值、成就你我、服务社会”的公司价值观念。
2021年,国信证券将文化建设纳入年度战略重点工作目标,并将“推进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公司“十四五”战略发展的十大战略保障措施之一,进一步推动公司文化建设与战略发展的深度融合。
如果要了解国信证券的文化特质,那么教育元素绝对不可或缺,甚至已融入国信证券文化建设的血脉里。
近年来,国信证券积极践行投资者教育和权益保护的社会责任,逐渐形成了一条有特色、出新意、成体系的投教工作模式。
自2016年起,国信证券先后在北京、福建、浙江、重庆、湖南等地建设了实体投教基地。2021年9月14日,全国首个投资者教育基地流动宣教点——国信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流动宣教点落地杭州钱江新城金融财富中心,其模式在全国属于首创。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国信证券的投教工作已覆盖多个不同年龄群体,形成特色的同时,更是屡创精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信证券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持续发力教育帮扶,并已打造出特色公益品牌。
2009年以来,国信证券累计在新疆麦盖提县、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等地实施了包括“金色人生”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国信园丁教育基金”、设立“春晖助学基金”、新疆塔县“线上智慧课堂”项目建设等在内的52个教育帮扶项目,资金投入达 6456.65万元。
除了提供资金支持,国信证券还发动员工积极参与,自2018年以来连续四年派出七批共42名员工支教志愿者到新疆麦盖提县支教,目前第八批支教志愿者也已在招募当中。
证券行业是高度专业化的行业,“专业化发展”不仅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券商提升执业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证券公司应通过不断提升专业附加值、优化客户体验,来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今年以来,国信证券聚焦服务绿色发展,积极开展绿色债券业务,充分发挥自身强大的专业优势,大力支持地方公共交通、新能源、清洁交通及水治理等项目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国信证券立足投融资中介优势,充分发挥业务专长,支持帮扶地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资源培育自我发展能力。截至2021年9月,国信证券累计为帮扶地区企业融资金额达173.47亿元。
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质量好坏至关重要。国信证券不断修炼专业“内核”,积极发挥枢纽作用,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随着科创板注册制改革,国信证券精选遴选科技型企业,全力推进科创板申报工作。2019年,国信完成的科创板IPO项目数量居于市场前三位;首批上市的25家科创板企业中,国信完成了2.5家,居于市场前三。在生物医疗领域,完成科创板项目3.5家,居于市场第一。
回望过去,国信证券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主动承担国有金融企业与上市公司的双重社会责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除了捐款捐物外,国信证券深入一线,以过硬的专业实力和优质的服务水平,顺利发行首批4只公司主承销“疫情防控债”,全力保障防疫关键时期融资人的资金需求,助力抗疫企业融资。
站在当下,国信证券将秉持“合规自律、专业务实、诚信稳健、和谐担当”的公司文化理念和“创造价值、成就你我、服务社会”的公司价值观念,按照上级监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继续深入践行文化建设十要素各项工作要求。通过文化建设与公司发展深度融合,为打造全球视野、本土优势、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世界一流综合型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凝聚更大合力。
华西证券文化建设篇:一家具有浓厚川渝特色的券商
1988年,华西证券的前身——四川省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三十余年时间,华西证券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为川渝经济腾飞做出了应有贡献。数十年积淀中,它的文化也带上了深深的四川烙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造访了位于成都市天府二街的华西证券总部大楼,对华西文化进行了深入了解。从华西人的谈吐中,我看到灵活多变的创新气质和踏实稳健的态度巧妙结合,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华西气质。
根据事先约定,鲁剑雄董事长亲自接待了我们一行人,就华西的企业文化建设接受了简短而愉快的访谈。
(每经记者专访华西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鲁剑雄)
他来到华西证券履职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四川金融系统工作了三十余年,对华西证券、对四川金融发展历史了然于胸。身为一把手亲自主抓华西证券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基于对文化与发展的关系有着深刻领悟。
鲁剑雄总结了华西证券三十余年积跬步、致千里的深层次因素。在他看来,华西证券扎根西南多年,它的文化也与川渝精神非常匹配。
四川人有三大特点。第一就是担当精神。抗日战争川军出川,我们华西证券老总部旁的人民公园就有这个纪念碑,它的意义不用多说。“鲁董事长略带川普侃侃而谈,听着亲切。”第二在价值取向方面,川渝人敢担当的同时又热爱享受。能创造美好生活,更能享受美好生活,也就反映出川渝人民心态是向上而健康的。第三则是进取精神,敢于创新也乐于接受新事物。辛亥保路运动大家都知道,其背景是川人积极参与当时新兴的铁路债券市场,但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又敢于挺身而出。这些历史积淀与传承的精神,与华西‘专业、敬业、高效、担当’相配,也和华西人对工作精益求精、对生活充满热爱一脉相承。
回到文化建设未来中心工作的问题上,鲁董事长也给出了他的想法。
他说,作为华西证券而言,文化建设从来不是单一的,它应该与多方面工作相结合。
第一个结合,是和中心工作相结合。华西证券是国有控股的企业,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包括把省委、省政府,泸州市委、市政府,大股东意图落实到位,这个是最关键一个环节。
第二是必须和党建工作相结合。华西是国有控股企业,党建、党的领导是根、是魂,包括对干部的管理、专业风险的防控、业务的拓展等方方面面,党的领导、党建这个核心作用一定要充分发挥。
第三是要和专业能力相结合。对证券公司来讲,特别是证监会提出来“建制度、零容忍、不干预”以后,压实中介机构的责任,对证券行业而言提出了新的要求。合规是所有工作、包括文化建设工作的前提。
第四,文化建设一定要和品牌建设相结合。华西证券虽然地处西南,但华西立足四川,要放眼全国、甚至海外。
第五,文化建设必须和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券商来讲,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华西证券现在有4100多人,全日制研究生占比也在逐渐提升。
根据华西证券党委班子的定调,要借助文化建设的力量引领方向、促进发展、塑造形象,为公司成为价值驱动、极具活力和特色的全国一流券商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因此今年三季度,综合前期从公司各部门征集,最终21个部门提出的67条文化工作建议,总裁办公室结合中证协文化建设“十要素”,从可操作、可参与、可呈现三个方面,提出文化建设“九个一”提升方案,组建一支文化专员队伍,即是这“九个一”方案之一。
这101名文化专员,即在公司内刊通讯员队伍的基础上组建的一支文化建设“研究员”“宣导员”和“监督员”,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增强责任意识,助力文化落地。
文化专员之一的机构金融部佟策回忆,2020年初,新冠疫情刚爆发,抗疫形式非常严峻,但是已经规划确定举办的私募大赛却箭在弦上:“也焦虑过,也着急过。但最终克服重重困难,私募大赛终于如期开赛。第一届最终吸引了超1800名管理人,2600余只产品参赛,参赛私募中不乏管理规模在百亿以上的头部私募,如银叶投资、恒天中岩、友山基金等。第二届也已经在今年8月正式开赛,目前已经有超1800家管理人、近2900只产品参赛,热度不减。”
佟策说,在私募大赛中,以及日常工作中,华西人身上那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和责任担当,体现得淋漓尽致。“每次遇事,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推诿,都是一心想着把事情干好、干成。让私募管理人们看到华西的诚意和务实的作风,这是华西文化,也是华西人的专业与担当。”
合规法务部彭莉则介绍,合规和合规文化之间,是有差异的——合规是硬性的,而合规文化是软性的。合规是条条框框,你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做错了要受惩罚。合规文化是软约束,是你自觉自愿以合规、稳健、敬业来要求自己。“证监会提出企业文化建设后,又恰恰给了华西一个契机,将合规氛围建设得更浓厚,将合规管理做得更加细致、刚柔并济。”
一位华西人说:虽然我们文化专员是101人,但4100名华西员工都在每一天的工作中,践行着华西文化、华西精神。
正是这种文化与精神,能让华西真正做到行稳致远。而在本次采访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这也让鲁董事长精神为之一振,且在访谈中进行了特别强调。
他说:在“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次列入城镇化空间格局第一层次。目前华西证券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状态,未来华西证券的发展战略要紧扣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立足四川,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海证券文化建设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才发展
在2021年3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十要素》中,人的全面发展,被提在了重要位置。
总部位于广西南宁的国海证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每个历史时期,国海证券发展布局或有所区别,但历任党委班子都有一个共识:员工是国海证券的宝贵财富。国海证券提供给员工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成长和施展才华的舞台,要切实做到“人尽其才,稳健发展”。这与行业文化建设所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
国海证券总部所在地南宁,古属百越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海陆交通要道。邕江像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整个城市绿树成荫,一江一城,如诗如画。
今天,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永久举办地,“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自1988年成立以来,国海证券作为广西本土券商,三十余年见证并助力广西经济的腾飞,并以自身的专业和敬业,成为广西金融的一张名片。
三十余年时间,国海证券自广西而走向全国,逐渐成长为一家全国性上市综合金融服务企业。截至2021年11月,公司已在21个省级区域设有25家分公司、98家证券营业部,影响力辐射全国。此外,2020年公司经营业绩大幅增长——营业收入44.82亿元,创五年来新高,同比增长25.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7.25亿元,同比增长48.73%。
众人拾柴火焰高。国海证券三十余年发展史,是一代又一代国海人共同奋斗的结果。近年来,国海证券员工人数迅速增长。截至2021年11月底,公司拥有员工近4000人,男女比例为55:45,基本持平,少数民族员工占比约10%。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下,国海证券持续扩大社会就业,服务“六稳六保”,2020年全年招聘各类人才636人,接收实习生704人,为各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实习机会。
我与国海证券首席人力资源官袁邦贵聊了聊。国海证券“以人为本”,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激发四千余名遍布全国各地的国海人的斗志与活力?
他抛出了12个字:“公平公正、简单务实、多元包容”。这是国海证券党委班子一直努力营造的人才文化氛围,是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但细微之处见真章,国海证券在发挥员工价值、促进员工发展,保障员工权益、提升员工福祉方面,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均体现了独具的匠心。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现任董事长何春梅曾许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过:“一家企业最能体现文化的地方,就在于招聘什么样的人、提拔什么样的人、奖惩什么样的人”,因此,首先我想了解到,对国海证券而言,人才标准是什么?
袁邦贵的回答也非常简明扼要:国海证券的人才标准,总结起来是“价值观为基、能力为核、业绩为纲”。具体而言,价值观为基,价值观是公司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基本价值,是全体员工的行为指南,国海的价值观归纳起来十六个字:“合规诚信、专业创新、坚韧担当、高效共赢”;能力为核,能力是人才为公司持续创造好业绩和自身不断进步的核心支撑,国海选拔任用人才,主要考察经营规划能力、专业能力、再学习能力、高效执行能力、带队伍能力;业绩为纲,业绩是衡量人才的最重要标准,公司强调业绩导向,坚持以价值创造者为荣,公司从核心机制上鼓励价值创造。
袁邦贵补充说,在清晰的用人导向和标准下,国海证券真正做到了海纳百川, “今年,我们从同业券商、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引进了优秀的中高级管理和骨干人员140多人,真正做到五湖四海选拔人才。”
我的第二个问题,则略显尖锐:国海证券作为一家中型券商,净资本排名并不能与第一梯队的券商相比,那么公司又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呢?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态竞争位的问题。国海作为中等券商,不止人才,业务上如何跟第一券商去竞争也是一样的道理,关键是要找准定位,聚焦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路线。经过多年耕耘,国海已经在市场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口碑,2021年12月17日,在国内知名中高端人才职业发展平台猎聘主办的猎聘非凡雇主评选活动中,国海证券荣获‘猎聘2021年度非凡雇主’大奖。
袁邦贵紧接着补充,“在人才方面,内部培养也是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从2006年开始,我们持续开展15届‘海之星’应届生专项招聘和培养计划,500多优秀学子加入国海,目前这些学子已经陆续在业务中崭露头角,独当一面,不少已经走向公司的核心职位。例如殷传陆,2008年从武汉大学金融学研究生毕业,从投行基层做起,现在是固定收益业务总部总经理。吴鹏,2009年从广西大学法律专业研究生毕业,现在是法律事务部的总经理。都是三十几岁的年轻人,都是当打之年。”
采访中我了解到,按照现有的战略规划,国海证券还将在未来继续吸纳有志于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各方英才加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国海证券现任党委班子心境的写照。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