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汽车博主称因眼睛小被自动驾驶误判,并登上热搜,这也引发了小鹏、蔚来等车企回应。该博主表示,他在驾驶小鹏汽车,使用小鹏辅助驾驶功能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眼睛比较小,所以被系统判定为“开车睡觉”,从而被扣除了智驾分。该博主表示:“这个问题你们再不优化优化,那眼睛小的都不配用NGP呗?”

小鹏汽车官方随后也转发了该博主的消息,表示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同学已经收到了优化需求,感谢鹏友们的积极反馈。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了相关高管,表示:“看看这个情况怎么处理?”

在得到小鹏官方回复后,该博主又发长文讲述了自己因眼睛小带来的驾驶困惑。他称,自己最早使用的高阶辅助驾驶是特斯拉的 Autopilot,该系统靠方向盘检测驾驶员是否异常,在该博主使用过程中相安无事。但在2018 年去美国试驾通用的 Super Cruise 的时候,发现无论是红外还是摄像头,只要开始检测驾驶员眼睛,就会判定其过度疲劳。

对此,负责该项目的通用工程师表示,除了眼睛小,还跟博主的面部起伏和身高有关系。对车辆的检测设备来说,博主的仰角太高,目标太小。因此工程师表示,通用的检测系统进入中国时,一定找该博主帮忙研发。

此后,该博主用了许多品牌的辅助驾驶系统,都没有正确检测该博主的驾驶状态。在小鹏P7上,车辆会提示驾驶员已睡着。在岚图 FREE,车辆会在冬天为了让该博主“别困”而打开冷风。在蔚来ET7上,该博主一开车就被车辆认定疲劳和走神,因此目前该功能已经被博主关闭。该博主认为,这并非长久之计。

“由于这些功能和更高阶的辅助驾驶息息相关,随着安全分等系统的引入,我甚至可能以后连这些高级辅助功能都不能正常使用了,而仅仅因为我眼睛小。”该博主称。除小鹏汽车给予反馈外,该博主透露,蔚来方面也成立了研究小组,希望帮助博主解决辅助驾驶功能误判的问题。

这一事件也暴露出小鹏、蔚来等使用的DMS(Driver Monitor System System,驾驶员监测系统)功能在识别上存在的盲区。DMS用于实现驾驶员疲劳监测、驾驶员注意力监测、危险驾驶行为监测以及驾驶员身份识别等功能,主要为了防止驾驶员分心驾驶、疲劳驾驶等,是目前车企流行的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DMS最早是于2006年由丰田提出,并导入其Lexus车款,用以监测驾驶者的状态,并且可以与碰撞预防系统共同运作。而在乘用车装配DMS之前,货车和商用车大多已经普及DMS系统。

有研究表明,超过六成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注意力分散或疲劳驾驶所致,其中94%的追尾事故是由于驾驶员分心。因此,目前有越多越多的车都配备有这一功能,包括特斯拉、小鹏、蔚来、长城、长安等。Euro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发布的2025路线图甚至要求从2022年7月开始,新车都必须配备DMS。

DMS技术路线分为被动式与主动式,其中被动式DMS技术主要通过方向盘扭转力、车道偏移警报系统的行车数据,驾驶时长等外界因素帮助判断驾驶员当前所处的状态。该方式的优点是成本低,且可以利用已装载的ADAS辅助驾驶系统,但由于无法直接监测驾驶员,存在误报率较高的情况。

主动式视觉DMS 技术通过部署在方向盘、转仪表或A柱等位置的光学摄像头、红外,获取驾驶员眼部状态如打哈欠电话抽烟行为图像或视频信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驾驶员当前所处状态,实现驾驶员疲劳监测、分神监测以及危险行为监测。

比如蔚来ET7的驾驶员感知摄像头就位于仪表盘的前方,而此前的车型ES6/ES8则安装后视镜上方;小鹏P7的DMS摄像头安装在方向盘上,并配备了红外补光。小鹏还在去年12月上线了XPILOT智驾分(试运行版),是行业首个落地的智能辅助驾驶安全体系及首个驾驶员智能辅助驾驶行为评分模式。

当“智驾分”被激活后,小鹏汽车将在用户授权下,根据4个指标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包括脱手提醒、疲劳驾驶提醒、分神提醒、未及时接管车辆等。系统将自动判断以上行为的危险程度,根据不同危险程度扣减不同分值,扣减分值越高代表该行为危险程度越高。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DMS驾驶员监控系统主要通过摄像头跟踪眼睛和头部活动来实现,此次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在识别方面存在问题。因此,也有一些厂商在推出的方案将多种传感器加入到DMS中,比如毫米波雷达、3DToF等。

前述博主披露的消息称,被误判的原因是因为眼睛小而占用的像素格太小。“没想到,这次真的帮助智能汽车进步了——以一个地狱级的Corner Case。”他还调侃到,“希望最终的结果,不是何小鹏总亲自出钱给我开个眼角。”

虽然被认为是标配,但DMS渗透率整体还不高。据佐思汽研数据,2021年1-9月中国乘用车新车的DMS系统销量25.1万套,同比增长244%,其中搭载DMS系统的车型主要为本土品牌为主,占比94%。但由于基数小,同期本土品牌新车中DMS系统渗透率只有3.9%,相比2020年2%的渗透率增长近10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