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无数个清晨与夜晚见证我为理想努力发光的模样

口述: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畲族博士 蓝际荣 整理:杨歆曼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我叫蓝际荣,是来自浙江青街畲族乡朱山村的畲族小伙。我是家乡第一个畲族博士生,现于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侯浩波教授课题组攻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读书不多,但自打我懂事起,他们就教育我:“读书改变命运。”朱山村是浙南偏远山区的畲族聚集地之一,年少时家乡交通不便,我每天从家到乡里的小学,得走1个多小时山路。

后来我考上了浙江省的一所重点中学,高中3年,我始终忘不了从山上走下来的每一步。带着父母的期盼和内心的信念,我一路前行,考入中南民族大学,成为2012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

“绝不能虚度光阴”是我对自己的告诫。每周高数课,我早早起床,伴着晨光去教室抢占第一排。大学二年级,我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一没课就往实验室跑。为跨专业备考环境化学研究生,我给自己“加课补习”,自学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只要有空就在实验室做废水治理实验。

那些看似笨拙的努力,却是我大学生活里最美的风景。

大学三年级,我在热爱的科研领域遇到一位引路人,参与了杜冬云教授科研团队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相关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是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

毕业之际,我被保送环境化学专业研究生,并加入学校研究生支教团,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2016年8月,作为中南民族大学第18届研究生支教团恩施分队队长,我满怀热情地来到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县——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在来凤县实验中学承担两个班级的物理教学工作。其中一个班的学习成绩在年级垫底,有些学生甚至在思想上放弃了自己。

压力袭来的同时,我也更加明白了此次支教之行的使命与担当,我愿用有限的力量为他们播撒希望的种子。一年下来,这个班级的物理成绩提升了很多,不再是“年级最差”。更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褪去自卑,教室里洋溢着自信笑容的面孔越来越多。

支教让我感受到“扶贫先扶智”的重要性。我希望能继续为基层扶贫做些什么。

在团来凤县委的支持下,我牵头在来凤县百福司镇高洞村建立“中南民族大学笃信书屋”,助力基层农村的文化建设。“农家书屋”解决了农民群众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大量读物也丰富了当地孩子的精神世界。

我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对当地养殖业废弃物处理情况和生态环境进行调研,提出“占地少、设备化、投资省、低成本”的方法意见,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肯定与支持。

返校后,我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愈发认识到科研对国家环保事业的重要意义,全身心投入专业研究,每天早出晚归,实验室、图书馆、教学楼“三点一线”就是我的生活轨迹。但校园里的无数个清晨与夜晚,都见证了我为理想努力发光的模样。

在杜冬云教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的科研成果得以顺利发表。作为团队主要成员,我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湖北省重大创新项目,先后发表SCI、EI等核心科研论文1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授权3项。

通过研究,我率先提出利用新型微生物清洗的方法,以达到电解锰废渣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的技术路径,开发了电解锰渣中有害成分的生物浸出技术,首次将电解锰渣制备为高性能的环境催化材料。这在工业含砷废水和有机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我得以在第十四届固体废物管理与技术国际会议青年学者论坛上作报告,并获优秀口头报告奖。同时作为唯一一个硕士生代表,获邀2019全国稀有金属学术交流会暨产学研合作论坛作报告。

然而,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却接踵而至。

2018年,我的父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我在武汉、杭州两地奔波,带父亲去浙江肿瘤医院治疗。白天,我和弟弟照顾父亲。晚上,我继续总结实验数据和论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最后还是没能留住父亲。2019年,父亲因救治无效去世,年仅51岁。

父亲在世时常常对我说:“要做有出息的人,对民族和国家要有贡献。”这句话深深印在我心里,我要带着父亲的教诲和自己的科研理想继续前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科研成果绽放在“绿水青山”的篇章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