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支教师团队“长年不着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在上海海洋大学,有一支长年不着家的教师团队——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
这两天,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首席科学家、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成员戴小杰教授,正准备从西太平洋返航回家。从6月坐船离家至今,他这趟差出了整整4个月。
“我们已基本完成首次农业农村部委托学校开展的公海远洋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的任务,可以启程返航了。”戴小杰说。
这次科考航次中,他又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调查数据,为中国作为渔业大国履行国际义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戴小杰取回的原始资料,最终还要经过履约团队其他成员整理、录入后,做成电子文件交给相关部门。这些资料的重量,大约有50斤。
我国目前有几百艘渔船在公海上作业,每艘渔船每天都会填写共24项内容的捕捞日志。履约团队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就是需要逐条核对每艘渔船每年的数据。一年就是40多万条信息,这些信息不仅需要录成电子文件,更需要与相关单位反复核对。一条信息可能会反复核对八九次。
在炎热的假期,团队成员白天带着学生顶烈日、冒风雨、攀礁岩、下泥滩,手把手地教学生开展野外调查实践;而到了晚上,则摊开一本又一本的捕捞日志,把这些数据整理出来。
带着数据走上国际谈判桌的,还是履约团队的成员——中国政府代表团渔业谈判科学顾问(金枪鱼渔业)、中国远洋渔业协会科学顾问、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温带金枪鱼工作组主席朱江峰。
朱江峰的手机上密密麻麻设置了各时段的闹钟。北京时间下午6点,他开始参加当天的第一个国际会议。等到晚上10点结束后,立即投入到晚上11点召开的另一场会议,再次结束时已是凌晨3点。睡上四五个小时以后,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每一场会议都是一场博弈。团队成员始终坚持维护国际渔业秩序和我国远洋渔业的正当利益,对其他成员方代表提出的不利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提案,以及超出中方应履行义务范围的不合理提案,都坚决予以反对。同时,在一份份有利于国际渔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提案中,积极贡献建设性意见。
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模式有待转型升级。为了规范远洋渔业,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提出了一套中国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估方法,得到国家渔业主管部门的肯定和采纳,决定对企业在过去一年履行国际国内远洋渔业管理措施情况进行打分和排名。
这一创造性监管方式在全球独一无二。2021年农业农村部开始正式采用中国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估方法。这套方法的运用得到美国智库专家点赞。
除了为中国远洋渔业积极争取最大利益,团队还同时为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服务。
我国远洋鱿鱼产量从2009年开始保持世界第一,鱿鱼也是中国远洋渔业单一品种产量最大的捕捞对象。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对鱿鱼资源和渔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渔业资源补充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团队专家从保护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要求中国渔船开启“勿扰模式”,在公海设立鱿鱼禁渔期和保护区,确保公海鱿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团队的努力下,中国迈出公海自主休渔的第一步。2020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公海自主休渔,在西南大西洋的32°S-44°S、48°W-60°W之间实行7-9月的休渔期,9-11月间则在东太平洋的5°N-5°S、110°W-95°W之间休渔。
2021年,专家们对2020年休渔效果进行分析论证,在西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公海休渔海域,2021年1-4月鱿鱼累积产量同比整体有所提高,资源状况有所好转,休渔成效初步显现。
“我们曾在国际履约会议上介绍过中国在东太平洋的休渔举措,得到了国际组织的高度认可。”团队负责人陈新军说,“希望过几年后能拿出更全面、有说服力的数据。我们希望世界看到中国在保护鱿鱼幼鱼和产卵群体上的努力,未来争取在区域履约组织中取得更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