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前几年那部纪录片《高十》的观众应该对主人公唐尚珺充满波折的高考之路印象深刻:历经高中十年、瞒着家人七赴高考,最终获得了中国政法大学录取通知书。片子最后,唐尚珺带着垂垂老矣的父母站在了名校门口,此时音乐激昂,阳光灿烂,观众也深受感染——仿佛无怨无悔的付出终于迎来了美好的结局。岂料“结局”远非结局,唐尚珺的真实情况不容乐观:执意从中国政法大学退学后多次赴考,直到今年,33岁的他第13次参加高考,最新一次的成绩离他放言冲击的清华尚差90多分。

在如今多元化的价值观下,网络上针对唐尚珺的争论变得扑朔迷离:赞成他的人,佩服其唐吉诃德式的执着——为了心中理想承担巨大压力而无怨无悔;反对他的人则认为他的执着早已扭曲为偏执,似乎是在借高考来逃避成长过程中应该担负的责任。

这是一位理想主义的勇士,还是懦夫?

来自广西防城港市农村的唐尚珺并不是一个天资过人的学生,2009年第一次参加高考,连三本线都没过,远远谈不上“知识改变命运”。一边是原本的生活环境贫穷而闭塞,另一边似乎只有通过高考进入名校才能迎来人生的焕然一新——彼时毅然选择重回考场的唐尚珺虽然悲情,依然能获得人们的理解和尊重。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的他在周遭的不理解中再次选择复读。接下来数年,死磕“清华梦”的他接连放弃了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重庆大学……成为了诸多名校“永远得不到的学生”。

在人们的瞠目之余,唐尚珺的一意孤行远非孤例,上网搜索“高考钉子户”,出现的一长串名字背后,各有其脱离不了高考烙印的沉重人生。放眼望去,隐匿在这一群体之后,是数量庞大的小镇青年、寒门学子想要通过高考制度改变人生命运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这些努力固然值得我们尊重,也值得社会各界伸出援手、鼓励和帮助更多这样的有志青年超越梦想、成就自我,但也要警惕部分年轻人过犹不及,将全部希望孤注一掷于高考、全情寄托于名校。世界之大,山外有山,考上名校也不意味着人生从此登顶、一劳永逸。

人生的挑战贯穿始终、无处不在,即使名校毕业也还有诸多难关需要逐一面对。一味“非……不去”“非……不要”,并且赌上自己全部的机会成本一力死磕,一旦遭受挫败,理想支柱轰然倒塌,那接下来的人生又该如何自处、何以为继呢?近年来,“高考工厂”“小镇做题家们”饱受争议,人们一方面敬佩他们志向远大、精神可嘉,另一方面又对这一语境下日渐功利的教育模式充满忧虑:当学习异化为不断刷题的单一维度,当理想异化为“要去城里拱白菜”的庸俗目标,即使进入名校接受了高等教育,可内心匮乏与焦虑如何安放?

学习贯穿人生始终,不仅限于学历教育。复读12年,对高中三年的课程掌握得滚瓜烂熟,是否能抵偿这么多年错失的人生风景?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很多执念也就放下了。(李咏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