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六百岁的村庄!”近日,辽宁一位离休干部在致《半月谈》的信中呼吁保护当地传统村落。记者走访葫芦岛、锦州等地发现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青砖灰瓦民居,因年久失修面临被拆命运;限于一家只能有一处宅基地的政策,人们无奈地把祖辈传下的传统民居拆掉盖新房……
“青石小径探幽源,村社群山掩映间”,传统村落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乡土风情为特质,兼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部分地区出现的保护跟不上、开发不合理状况,促成了“有乡村没乡愁、有新房没灵魂”的困局。雕花石墙、木格窗户、前廊后厦,传统民居的典雅与精致绝不能仅停留在梦境、出现在记忆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而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开发则是重要段落。
从多部门联合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到多批次公布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再到统一设置标志牌,保护传统村落的行动一直在路上。有力举措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效,目前已有6819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形成了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群,兼具自然与人文内涵的传统村落得以全景保护、全貌呈现。同时也应看到,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传统村落保护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欠佳的居住条件,降低了人们栖身于此的意愿。传统村落属于一种活态文物,生活其中的每家每户赋予其灵动的生命力。无论是在建筑安全性,还是舒适度方面,饱经风雨侵袭的古老住宅很难满足当代人的居住标准。其次,快速的社会发展加剧了传统技艺的退场。传统村落保护属现代社会出现的新课题,实践性强、专业度高,精通特色民居修缮和维护的技术人才匮乏,建筑匠人的青黄不接是手艺传承的一大障碍。
传统村落必须遵循整体性保护的理念,让青山绿水融入烟火气,现已成为社会共识。从传统村落的物质属性讲,须继续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包括民居、村落自身的土质、水源等,赋予传统文化以凝固的载体。从传统村落的非物质属性看,要注重保护好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即通过改善生活条件使原住民过得好,引进人才留得下,丰富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用人间烟火气延长历史文脉的生命线。
活化传统村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如果把传统村落享受的政策红利比喻为“输血”,那诸如发展乡村旅游、引入社会资本等“造血”举措,或是其开发性保护的不竭动力。以现代文明映照传统文化,把本色的传统村落留给后世子孙,让他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是厚重历史文化传承的题中应有之义。(静子)